度越快(摇得快或者水流/风大带动转得快),产生的电流就越强!
铜线细一点、绕得紧密整齐效果更好。
那位问带动何物的朋友,摇动或水流/风推动的,就是让磁铁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的东西轴,它们动起来切割磁场,电就来了!”
……
上面有一位心心念念电灯的人,拼命的发弹幕。
——[夏姑娘钨丝、钨丝讲一下钨丝!]
很快夏蝉就留意到了他。
——“关于钨丝,它也是工业产物,钨丝是一种熔点超级高的金属丝!通电后它要发热到白炽状态,才能发光,这我们刚才己经讲过了,至于刚才有人问,用金丝银丝代替行不行,它们太‘软’了,电阻也太小,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不够多,没等烧白就自己熔断烧化了!而且也太贵了!”
——“我刚才查了一下,钨在古时叫重石,钨矿石主要有白钨矿和黑钨矿两种”
“要练出钨丝,我们就要将钨矿石与纯碱熔融后,再用盐酸提取,生成钨酸。
这里的盐酸,在清朝时叫它盐强水或者q水,因为它腐蚀性极强!能把很多金属、甚至骨头都溶掉!非常危险!”(危险物品请勿模仿)
说到这里夏蝉意识到她还需要说一下,盐酸的制作过程。,p^f′x·s¨s¨..c*o¨m?
啊,好麻烦。
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这话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既然开了头,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捋。
“哦,我们说一下盐酸,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连带着就说一下,三酸两碱,这是发展化工业很重要的基础原料”
“先说盐酸怎么来?最简单古老的方法是用食盐和绿矾油反应!把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就能产生氯化氢气体,把这气体通到水里溶解,就得到了盐酸!”
接下来夏蝉讲一下,三酸两碱的制作。
天幕下的众人如获至宝,疯狂学习。
——[绿矾油!胆水!硝强水!此等‘化骨蚀金’之物,丹房偶得,避之不及,竟乃工业基石?]
一位炼丹术士眼冒金光,还有谁比他们更熟悉这些炼化之术,他有预感他们这些炼丹术士将会得到皇帝的重用。
……
——“好,说完那些我们继续说钨丝,将提取出的钨酸进行煅烧,会生成三氧化钨,我们再将三氧化钨用碳还原,得到钨粉。
得到的钨粉通过拉丝,得到首径逐渐减小的钨丝,对拉好的钨丝进行高温处理,就得到了我们所需要的钨丝”
——“这里需要说一下,烧制钨丝的温度大概要到2700℃,你们那时的高炉一般都在840度或到1000℃,恐怕没法达到这个温度”
说到这里她感慨了一下。
——“所以说制作一个简简单单的电灯都很难”
她感慨完就有人又问了。
——[那该怎么提高高炉的温度?]
——“你们现在主要用木炭或者质量不太好的煤炭吧?木炭燃烧温度有限,普通煤炭杂质多、热值不够高。
要寻找或制造焦炭!就是把质量好的煤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高温干馏,也就是焖烧,去除杂质和挥发,得到几乎纯碳的焦炭。
焦炭燃烧温度更高、更稳定,热值也大得多!这是提高炉温的基础”
——“再就是,还得让火烧得更旺!得想办法往炉子里鼓入更多、更强劲的空气(氧气)!
如果能想办法把鼓进去的空气先预热一下,效果会更好!比如让空气先经过炉子外面被加热的管道。
靠自然通风或者简单的手拉、脚踏风箱肯定不够力。
要设计水力或畜力驱动的大型鼓风机,比如类似水排那种装置……]
说到这里,夏蝉住嘴了,她发现她越说,后面就有说不完的基础建设,可问题是有很多她都不会,现场查资料,她也说的一知半解的。
在下面疯狂记笔记的人,突然发现夏蝉不说了,纷纷发弹幕问发生了什么?
——[夏姑娘怎么不说了?]
——[夏姑娘是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我的天……”夏蝉扶额,她生无可恋的看着依旧在不断涌现的新弹幕,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这从何说起啊?牛顿三定律?电磁感应?欧姆定律?能量守恒?这得从盘古开天……啊不,从基础物理开始讲起啊!”
天幕下的聪明人也反应过来了,后世的知识都有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环环相扣,要是基础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