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内壁光滑、不漏气就行,这个圆筒就是泵体”
——[木筒?陶管?可行!]
——[内壁需光滑…可用砂纸打磨!] (显然有工匠在观看)
“然后呢,”夏蝉继续解释,“需要一根能在这个圆筒里上下活动的杆子,就是活塞杆,杆子的头部,要固定一个塞子,这个塞子叫‘活塞’。^狐^恋+文~学! .更_新¢最`全¢
活塞的外缘必须和圆筒内壁贴合得非常紧密,但又不能卡死。
这个活塞可以用好几层厚实的、浸过油的皮革包裹木头或者硬物来做,或者用缠紧的麻绳、布条,总之要保证活塞上下动的时候,下面能密封,水不会从旁边漏上去”
她比划着活塞在圆筒里上下移动的动作。
——[浸油皮革!此法甚妙,可增密合!
——[缠麻布绳亦可一试!]
——[此‘活塞’是关键!]
显然这个人是有一定经验的,一眼就看出关键来。
……
“在圆筒的底部,靠近水源的地方,要开一个进水口,这个进水口上面,要装一个只能向上开的‘门’,我们叫它‘底阀’或者‘进水阀’。”
夏蝉用指尖模拟一个翻板,“这个阀可以用一小块薄而坚韧的皮革、或者薄木片、甚至小金属片,用皮绳或小轴固定住一边。
水只能从下往上顶开它进来,但活塞往上提的时候,因为下面形成‘真空’吸力,这个‘门’会被水压自动关上,防止水倒流回去。”
——[妙啊!此乃单向活门!]
——[薄铜片或硬木片加皮铰链应可为之!]
“最后”夏蝉打开可乐喝了一口。
“在圆筒靠近顶部的位置,也要开一个出水口,同样装一个只能向外开的‘门’,就是‘出水阀’。
它的结构和底阀差不多,也是只能单向打开。
当活塞往下压的时候,底阀关闭,筒里的水被压开出水阀流出去,当活塞往上提的时候,出水阀关闭,底阀被下面的水压顶开,新的水就补充进来”
她总结道:“就这样,不停地上下拉动活塞杆,水就能从低处被抽到高处,从出水口流出来了。比单纯用桶从井里提水,或者用桔槔(jié gāo)要省力不少,效率也高很多。关键就是那两个单向阀门一定要做好,保证密封和单向性。”
——[原来如此!以活塞往复,辅以单向活门,巧夺天工!]
——[此物原理,似与风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行!木工、皮匠、铁匠合力,定能仿制!]
——[若能用于灌溉或深井汲水,省却多少人力畜力!]
——[夏姑娘大德!此技若成,利国利民!]
夏蝉看着弹幕里工匠们的热烈讨论笑了笑。
“嗯,原理就是这样,具体的尺寸大小、用什么材料最耐用,就得靠你们那边的能工巧匠去摸索试验了,不同深度的井或者水源,可能需要的力气和泵的大小也不一样。总之,希望这个思路能帮到你们”
……
——“至于电灯,我可以给你们说一下原理,但你们那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了能不能用,我也不确定”
夏蝉用手指沾了点水,在光滑的餐桌上画了起来,天幕似乎也能清晰地捕捉到这个简易的示意图。
“首先,最核心的是这个”她画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螺旋线。
“它叫‘灯丝’。想象一根非常非常细的金属丝,或者某种能导电又能承受高温的东西,可以用细细的金属丝,比如钨丝——但你们那估计没有钨丝,或许可以用细细的碳化的竹丝、棉线试试?或者很细很细的铁丝、铜丝?总之,要非常细,而且耐高温”
——[细丝?碳化?耐高温?]
——[钨?闻所未闻!]
——[细铁丝或可一试!]
有工匠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
“然后呢”夏蝉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小圈代表灯丝。
“把这个细丝的两头,分别连接到一个能产生‘电’的装置上——这个最难!我们这边有发电机,你们那…嗯…暂时只能用类似‘伏打电堆’那种东西,或者…大型的莱顿瓶?但那电很不稳定,量也很小”
她无奈地摊摊手,知道这对古人来说是最大的障碍。
——[‘伏打电堆’?‘莱顿瓶’?此乃何物?]
——[‘电’…莫非是天上雷电之力?此乃天威,如何能为人所用?]
众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