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点歌舞娱乐一下身心也好。
整天讲些女人家的事,烦不烦,家里的女人看多了这些,心也就野了。
要不是从中能得到些历史了解,他们才懒得看呢。
他们又看看上面天幕中那姑娘,难道是因为天幕是位姑娘,所以格外偏爱放这些女人才爱看的东西。
想到这些,他们又是一阵气闷,这天幕怎么就不能是个男人放的呢,到时候放的肯定合他们心意。
也不至于成天看这些扭扭捏捏,小情小爱。
夏蝉是不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的,他们也不会这么没眼色的,将这些发到天幕上,所以她仍旧继续刷着弹幕。
……
〔确实是这样 小时候还能见到她们穿黑袍, 现在没见过了, 见得更多的是维族姑娘的美丽
回复:(惊呆了)我一首以为,全身穿黑袍,只是中东那边的人,原来以前维吾尔族的人也穿
回复:我以为她们带头巾是为了防风沙防晒的,毕竟那边沙尘还挺多的
回复:我15年去喀什古城,穿的破洞牛仔裤,那些妇女很惊讶的看着我,现在在古城穿吊带都没事
回复:因为晒啊(捂脸),他们可能觉得你太勇了,居然穿这么少就出来,那边太晒了,你露那么多,不觉得晒的肉疼吗?
回复:哈哈哈,以前不说了,现在她们戴头巾多是为了遮阳和挡风沙,颜色和款式也多样、鲜艳,而不再是为了世俗的约束,颜色那么深沉、布料厚重〕
天幕下的众人,今天也算是看了个稀奇,原来他们后世的国家还有这么个民族,全身穿上黑袍,是因为信奉什么什么教。
而且穿这么多,不觉得更热吗,觉得热就应该穿少一点透气。
〔当叶尔羌的枷锁沉入塔里木河底,艾德莱斯绸正随嫦娥六号飘向月球——有些民族被头巾封印千年,有些民族把头巾织成星辰〕
众人:这个厉害了,居然上了月球上面,
然后反应过来,什么!!!后世人居然上到月亮上面了。
老学究的胡子抖得像风中秋叶“慢…慢着!那‘嫦娥六号’是何方神物?竟能携物上月宫?这…这比鲁班木鸢还奇巧万倍啊!”
隔壁铁匠猛拍大腿“乖乖!布料都能上天!那俺打的锄头是不是也能镶个月亮边儿?下回犁地就叫‘广寒宫同款’!”
也有人问出了那一句千古疑问“月亮上究竟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广寒仙子,吴刚和玉兔,广寒宫是不是孤寒无比”
……
江南绣娘的两眼放光:“艾德莱斯绸?可是天幕上的那种流光溢彩的料子?竟能到月亮上去了!”又突然焦虑“哎呀!月宫仙子若瞧上这花样,王母娘娘的云锦可要被比下去咯!”
茶馆说书人醒木一拍:“列位看官!这才是真·‘一步登天’!想当年张果老倒骑驴,如今新疆头巾乘风起——下回书咱就讲《月宫艾德莱斯绸奇遇记》”
什么你说没有这本书,害,这不是他正打算回去现编吗,这一波热度说什么都要蹭上。
……
〔查档案惊呆了!1953年新疆妇联发明‘彩巾置换法’——用三斤水果糖换一件黑罩袍,既去极端化又保尊严,这智慧绝了!
回复 :1斤大白兔=儿童见蓝天
2斤山楂糕=主妇能开店
回复:被迫戴罩袍 = 文明裹尸布
自由选头巾 = 进步冲锋号
终极答案请刻烟吸肺—— ‘选择’二字,重过天山!
回复:下次遇到糟粕记得喊,妇联“上糖”
回复:老实说那时候的糖还挺贵的,有限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所以说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天幕下一中年妇女,看着那妇联两字喃喃自语“妇联,是指妇女联合起来互帮互助的意思吗”
想到这她不由得感慨“后世可真好啊,居然有专门为女子的组织,还帮助后世的女子走出家庭,自己创造价值”
她满眼渴望的看着那一条评论,同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将来要是有能力,也一定要尽己所能的帮助受困的女性。
……
一铁匠在心里暗暗换算着。
“三斤糖换件袍?俺打把锄头换半斤糖都肉疼!等等…(掐指暴算)若把俺媳妇压箱底的十件旧袍全换了,岂不换得三十斤糖?够甜晕三条街的娃!(突然警觉)坏了!后世娘们儿有此等甜头,谁还稀罕俺打的银簪子”
突然算到自己失业危机的铁匠有点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