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当然是真的!”
“张毅和罗明两位工程师,正在进行火炮试射,他特意打来电话,要求我让你去看一看。”
听到这个消息,陈名扬己经兴奋的不能自己,高兴道。
“太好了,老郑、老邢,咱们走, 一起去看一看这款大杀器。”
一听大杀器这几个字,郑耀先也顿时升起浓浓的兴趣。
就这般,三人一路同行,朝着汽车厂的方向进发。
(喀秋莎火箭炮:也称为BM—13多管火箭炮。
是苏联于二战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的自走火箭炮。
技术特点:采用载重卡车作为底盘,安装9个导轨式发射架,可挂载16枚M—13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高达8500米。
发射架呈工字型,可单独挂载1枚火箭弹,能在10秒钟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打出,形成短时间密集打击火力。
这款武器,也被称之为划时代的武器,曾在斯大林格勒包围战中,给二战德军带来了巨大困扰。
1951年9月1日,喀秋莎首次为抗美援朝战役中,为志愿军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
兵器实验基地。
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几公里的无人区,专门用于各种武器的试射以及测试。
当陈名扬、邢志国、郑耀先抵达实验基地时,车载火箭炮发射车己经抵达了这里。
包括:总工程师张毅、副总工程师罗明、汽车总设计师梁国华、副总设计师龙子仁。
最后,还有葛薇和陈婷两位,高等化学实验室负责人。
因为,喀秋莎火箭燃料中,有着高等化学研究所,所生产的助推燃料,所以二人也特地赶来参观。
众人,见到陈名扬三人抵达后,众人先是热情的交流了一阵,而后则按计划开始测试。
很快,喀秋莎火箭炮,在炮兵炮手熟练的操作下,完成了第一次发射。
咻咻咻……!
轰轰轰——!
轰轰轰——!
只见,喀秋莎的火箭炮弹,宛如烟花一般,首冲云霄,犹如无数颗流星,朝着五公里外的山腰上飞掠而去。
见状,围观的众人,早早拿出准备好的望远镜,迅速朝着远处的山腰上望去。
只见,五公里外的山腰上,顿时被密集的火炮覆盖,化作一片火海。
陈名扬敢说,在这样恐怖而又密集的火力网打击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陆军部队,能够抵抗。
就在众人为这款武器的射程成果,而感到欢呼雀跃的时候,一名通讯兵,快步来到陈名扬和邢志国身边。
“报告团长,副团长!”
“咱们通往青省的运输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