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闻言似乎笑了笑,性质不明,而后直接指了指二维码收款机。_卡?卡^晓*说·罔. ~吾,错¢内~容¢
宋勤赶紧付了钱,也不好意思再问别的了。
回去的路上,宋勤还在思索他会不会就是那个小主持人。在她印象里,那个小主持人总爱穿一套卡其色的格子西装加西裤,五官非常端正,声音清越,小小年纪台风很稳。
当年她每期必看那档节目,还捧着本子边看边摘抄。记得有一回,看了一半,电视机突然花屏了,她使劲地拍,拍得掌缘都发红了,屏幕怎么也恢复不了原状。晚上她任性地向爸爸提出买一台新电视机的要求,结果被爸爸说了一句你事多。她记得那顿晚饭吃得很失落,可能小小年纪已经察觉到他们快离婚的动静,她眼睛酸酸的,心里也是。
不过多亏了那档节目,她摘抄了好多古诗,虽然不能背诵成功十分之一,但总算是受到了一些文学熏陶。
每期结尾小主持人朗诵的“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她当年背了很久,现在读出一个开头也能顺着说下去。¢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
可能是他吗?估计是同名同姓,宋勤一边走一边想,若真是同一个人的话,概率和买到盲盒里的隐藏款差不多。
脑子里竟然出现这么一个不恰当的类比。
当然她从没有买到过盲盒里的隐藏款。
第二章
这个除夕宋勤过得很简单,即躺在沙发上一边发微信一边刷剧。在海量的“除夕快乐”里挑出来自父母问题,他们问她是不是一个人,晚上吃什么,她慢慢回答。
因为她的朋友圈分了组,给父母展现的是相当美好的一面,例如自己烹饪的健康早餐,罕见的晨跑,百年一见的图书馆打卡。久而久之,不仅她有了良好的错觉,父母那边同样有了诡异的错觉,自己的女儿相当自律,靠自己可以过得很好。
直到腰酸腿麻,宋勤才去厨房加热自己早买好的半成品菜,再榨一杯水果汁,算是一个人的年夜饭。如果说本来还觉得能享受属于一个人的时光很轻松很自在,一到时间点,等朋友圈齐齐晒出了年夜饭,对比就相当惨烈。+丸′ ! \鰰?占+ *耕?鑫′嶵¨筷,
同事们各有精彩:小贾姐身体力行,一人扛起了九个人的年夜饭,满桌菜色香味俱全,定睛一看几乎全是硬菜;结婚两年的媛琳擅长烘焙,枫木长桌上那盘烤得蓬松柔软的面包看得人垂涎三尺,拌的蔬菜沙拉也清新可人;小汪帅哥也相当贤惠,举着大勺子在一个铁锅炖羊肉旁灿烂微笑,更别提后面还有一盘洒满蒜末的烤鱼……
宋勤顿时觉得自己买的咖喱鸡肉焗饭不香了,不过依旧打起精神拍了照,上传了自己一个人的年夜饭,并附上一行祝福语。
很快微信的消息纷纷跳出来。
小贾姐:“勤勤,你要不要来我家?我这里什么都有。”
媛琳:“亲爱的,你的咖喱鸡肉饭看起来也不错啊,哈哈,等上班了我带烤饼干给你。”
小汪帅哥则发了一条自己女儿的语音祝福过来。
宋勤一一回复,心里也热乎起来。
就这样,她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顺便打开电视机看节目。等过了九点,宋勤给工作群的客户发了一段情真意切的祝福语,也相应收获了一堆祝福语。
宋勤陆续回复完了才放下手机,去厨房热了卤鸡爪,拿着坐回沙发看节目。电视上的主持人正在朗诵有关“春”字的古诗,她默默吐出一句“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且不自觉地笑了笑。
十一点多的时候,晓葭来找宋勤聊天,宋勤一见几十秒的语音,点开耐心听完。
果然,让晓葭焦虑的事没能幸免。她的妈妈在众亲戚面前批评她人懒如猪,从不做家务活,自理能力为零,到了这个年纪还买公仔玩偶,无药可救。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不满意她还没有出嫁。
“我难道不要面子的吗?她为什么一定要放在大家面前说?说了我就会知耻吗?不做家务活是我一个人的错吗?我也想做啊,明明是她嫌弃我不让我上手啊。买公仔玩偶也招惹她了吗?谁规定二十八岁就不能买了?”晓葭很委屈。
晓葭也是宋勤的客户之一,认识时间久了,倾听晓葭的各种心事也成了宋勤的习惯。
大多时候她只是负责听,因为她知道晓葭找她只是吐槽而已。
“其实我不太想交男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