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豪商 > 17、争

17、争

明月也跟着笑。笑声传出去老远,引得内院绣姑亦探头看,“吃东西的时候少说话,当心呛着。”

“哎!”两人齐声应了。

一盅粥下肚,明月出了一身汗,风一吹,连日来的不适似乎也顺着毛孔一并流走了。武4墈书 蕞鑫蟑踕埂芯筷

吃完粥,明月正欲起身去井边打水,就见有人从外头回来。

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人,几缕碎发和衣裳都被汗水打湿,紧紧贴在身上,合着憔悴的脸,很有点狼狈。

对方似乎没想到这么晚还有人在外头,愣了下,微微颔首示意,径直回屋里去了。

稍后明月去内院找绣姑还餐具,回想起对面那女人眉宇间似有化不开的忧愁,忍不住问了一嘴。

“也是个可怜人,”绣姑往炉内塞了把柴火,“来找她男人的。”

家丑不外扬,这样的事她不好细问,只对方过来打听消息时漏过几句罢了。

夏日烧柴堪比酷刑,明月迅速往后挪了两步,鼻翼微动,“这是在蒸什么?”

好浓郁的竹香啊,大半夜的,谁吃竹筒饭不成?

“沥些鲜竹汁,”绣姑努嘴儿示意她近看,“如今连带你四个客,三个北地的,我瞧着都有些水土不服,存了湿热。明儿一早你先喝一碗。”

竹子还能这么吃?!明月叹为观止,上前看了眼,竟不是炉子蒸,而是搭了一个中空的铁架子,里头架柴火烤着几段大竹子。怕夜里露重、有雨,这才额外搭了个顶。

又听绣姑继续方才的话题,“她只问书院,似乎还是个读书人呢!”

杭州富贵,富贵迷人眼,抛妻弃子者大有人在。

明月也听说过读书人一朝得意后弃糟糠于不顾的故事,跟着唏嘘一回。

天下之大,可怜人何其多,自己不也身似浮萍、四处飘零么,又有何资格可怜旁人。

罢了罢了,且睡。

江南夏日威力惊人,又闷又潮,明月一早就热醒,穿鞋下地时,愕然发现桌腿上竟长出来一丛小蘑菇!

一丛三根,圆头圆脑的,白杆杆上顶着灰盖盖,怪可爱的。

天下之大,当真无奇不有,北方桌椅时常开裂,南方竟能养蘑菇了!

再添新见识的明月摇着头,拿起铜盆,一推门就见昨晚那个女人也推门出来。

两人再次遥遥颔首示意,一个去打水洗脸,一个匆匆出门而去。

早起无甚胃口,明月被绣姑按着灌了一盅竹子汁才放出门。砸吧砸吧嘴儿,嗯,竹子味儿,泡过的大竹竿味儿!

排队进城时买了块荷叶裹的热米糕慢慢啃,等进城,米糕也啃完了,唯余唇齿间残留的米香和荷叶清香。

城内人多,明月下地牵着骡子慢慢走,依旧挨着大大小小的布庄看过去,看时节买卖,看花色兴衰,看衣裳样式。

杭州宛如一座巨大的丝绸中转码头,几乎每天都有海内外各色布料出入,明月离开不过短短两个月,市面上的花色料子竟更新近三成,可见吞吐量之大。

端午才过去数日,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热乎乎的粽子香,那些印染、织造着五毒纹样的料子便已被从最显眼的位置挤开,换上亭亭玉立的莲花、独自成团的绣?、昂首挺胸的合欢,经营之残酷可见一斑。

喜新厌旧乃人之天性,努力保有最时兴的花色、最先进的织造技艺,才是各大绸缎庄的生存之道。

抵达薛记布庄时,店里有数位顾客,明月没瞧见薛掌柜,便自顾自看货。

卖货最讲究好记性,有两个伙计竟还记得她,“姑娘还要罗么?这里有几匹新到的,十分好看。若要零料,只怕此刻不多。”

近来样衣只新裁了十来件,一件只得三片零料,统共也没几斤。

“那倒不急。”明月对此早有预料,才要说话,便听身后一阵楼梯踩踏声,扭头一瞧,却是薛掌柜笑陪着极体面极富贵的一家人下来,身后一溜儿伙计,怀中各端着几卷料子,五光十色,好不鲜亮,粗粗估算,不下二十匹。

薛掌柜亲自陪到门口,目送他们上了马车,又送出去几步方回。

进店后她习惯性往店内一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