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明几人也是微微颔首,这种做法在当下太常见了,但得到这些朝廷大官的回复,概率比较渺茫。-1¢6·k-a-n.s!h·u_.¨c¢o!m_
而对方又是问道:“魏兄,你们这是要去哪位大人的府上投名?”
魏书明道:“我们不是去投名的,我们是去英国公府上,感谢林尘林公子,给我们提供了两年半县的文书差事,这一个冬日,我们收获良多,并且有所感悟。”
对方睁大眼睛:“魏兄,你疯了?你拜在一个败家子的门下??”
在大奉科举,这个书生来到京师后,选择一位官员去投递关节,去拜访,那么考上后,朝中就基本会将此人绑定为该官员的关系。·k~u·a¢i¢d!u¨x·s?..c·o^m+
书生可以得到官员在官场的点拨和扶持,而官员又培育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书生成官后可以帮自己做事,这就是个中诀窍和关系,所以这也是为何书生参加科举,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投递拜帖,打通关节。
当然,对这些书生来说,选人也是需要有诀窍的,不能选那些官场上落魄的官员,否则投了也没用,而尚书、侍郎,甚至三省的官员,这些都是大热,给他们投递关节的书生太多了,竞争太大,很难有被选上的概率。
可是,再怎么难,也不至于去选这么一位声名狼藉的败家子吧?
不仅仅是那个姓方的书生,他身后的其余人,也是忍不住道。·x`i¨a?o*s¨h,u.o¢y+e¢.~c-o-m.
“魏兄,你们这是不是选错了路?”
“是啊魏兄,这位败家子,可是在朝中处处受排挤呢,你是没听到传言吗,说他和朝中的六位尚书、三省的三位丞相,都不相符啊,这要是进了他的门下,以后在朝中,可就是处处受排挤。”
“你们这岂不是自毁前程?”
“魏兄,我还是劝你们,换一个人吧,再说了,他与我们一同参加科举,就他一个败家子,纨绔子弟二世祖,你觉得他能考上科举?他在朝堂,是寸步难行的,怎么可能比得上那些尚书丞相?”
如此一说,在魏书明身后有一些书生,倒是有些动摇。
而魏书明则是坚定道:“方兄,多谢好意,我意已决。”
姓方的书生也不好多劝:“行,你既然想好了就行,这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反正那位败家子的大名,对我们来说,是如雷贯耳。”
廖常志没忍住问道:“林公子他可不算败家子,就拿这个冬日来说,京师那么多流民都没饿死,他就是头功。”
“哈哈,你是不是糊涂傻了,这善人榜我们倒是也知道,他提出来有什么用,最终还不是陛下,还不是朝廷,就他一个人做得起来?再说了,他转头就拿着这个钱,去买景山,然后又召集那些流民,直接去景山挖煤,这就是在利用流民赚钱,他不仅败家,他还没品!”
身后其余书生,也是嘲笑。
“就是,他也只能干这种事了,我们才不会与他为伍,我们是读圣贤书的,做不出这种利用百姓的事。”
“他早就声名狼藉了,还选他,想要拜入他门下,真是疯了。”
“这个败家子还没弱冠是吧,比我们都小,还要拜他,喊他做大人?笑死我了,他也配?”
方孙策看着魏书明这一群人:“我看你们,还是趁早做打算的好,选择这个败家子,实为不智,别将路给走窄了,你们要是愿意,跟我们一起去拜见郭大人,我们这里可是有一份郭大人学生的手书,必然能见到郭大人,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