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之厌恶,至此极致。
张松归,刘璋厉声道:“念!”
张松感受到刘璋愤怒,不敢懈怠,即刻展谏文,沉稳诵读:
“益州从事王累泣血陈词: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昔楚怀王不听屈原,身陷囹圄。
今主公轻离根本,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不测。
若斩张松,绝刘备之盟,则蜀中安定,基业永固。”
九十七字谏文,张松读得面色阴沉。
王累虽死,仍恳请刘璋斩他以绝后患,这让张松望向王累悬挂之处,目光冷冽。
刘璋脸色惨白,王累以死相逼,令他陷入绝境。
回城则颜面扫地,只会彰显王累之名,反衬自己无能。
刘璋己无法回头,只能继续前行,与刘备会面,以证自身正确,黄权、李恢及王累皆误。
王累一死,刘璋再无退路。
“主公,王累虽目光短浅,却勇于首谏。”张松轻声提议,“是否命人将其遗体放下,妥善安葬?”
此言触动了刘璋。
表面看似为王累求尊严,实则火上浇油。
果然,刘璋闻言,怒夺张松手中谏书,撕得粉碎。
“妥善安葬?”
“哼!就让他的遗体挂着!”
“我归来前,谁敢收尸?”
“这话,你传给城门令……”
“若王累遗体在我与刘备会面前被收走,我归来定不轻饶。”
刘璋话语冰冷,决绝之情溢于言表。
张松见状,连忙应允。
此景令刘璝、冷苞、张任三位护卫将领心生寒意。
他们欲言又止,见刘璋怒火中烧,只能作罢。
不久,刘璋一声令下,队伍在张松及三位将领与三万西川军的护送下,首奔涪城。
大军后方,一千多辆满载粮食、钱财、美酒的马车缓缓行进。
六月初二,涪城。
刘璋率三万大军抵达,守将杨怀、高沛出城相迎。
“杨怀拜见主公!”
“高沛拜见主公!”
刘璋对二人的出现并不意外,身为益州牧,他对各关城守将有所了解。
“杨怀,高沛!”
“怎么只有你们二人?刘备尚未到吗?”
刘璋坐在车中,掀起窗帘询问,并无下车之意。
他还特意远眺,寻找刘备身影。
若刘备在此,他必下车迎接。
毕竟,按辈分与年龄,刘备为兄,他为弟。
弟迎兄,于理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