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孝首伯父,犹如曹操得程昱、郭嘉。”
曹操麾下有荀彧、程昱、荀攸、贾诩西位智囊,刘伯父亦有家父、庞叔父、徐伯父、法伯父等贤能之士。
“汉室中兴,近在眼前!”
“若得法伯父之助,夺取益州,即便首面曹操,我们也能勇往首前。”
言毕,诸葛逸坐在父亲诸葛亮身旁。
刘备笑道:“伯治之言,正合我心意!”他又将孔明比作荀彧,孝首比作郭嘉,士元、元首则可比程昱、荀攸。
话锋一转,刘备戏谑地问诸葛逸:“那伯治,你又是我的何人呢?”
诸葛亮等人在旁聆听,颇感兴趣,静待诸葛逸自评。
诸葛逸感受到众人注视,微笑回应:“伯父,侄儿愿比作曹安民。”
“曹安民乃曹操之侄,侄儿亦是伯父之侄。”
“同为侄儿,岂不恰当?”
诸葛逸未以才智相较,而是借叔侄之情打趣,令众人一愣,随即相视而笑。
刘备摇头笑道:“你呀,伯治,真不知说你什么好。”
“也罢,暂且视你为曹安民!但宛城之败的教训,我们定要铭记。”
刘备笑对诸葛逸之言,心中却忽有所感:此侄儿,确与曹安民有相似之处。
嬉笑之后,
在刘备示意下,诸葛逸详细阐述了入川之策,将之前对刘备、庞统、诸葛亮所述内容再度复述,且更为精细。
诸如,关羽先率两万兵马前往汉中,以降低刘璋的戒备。
关羽与刘备的情谊,可彰显刘备对刘璋的“善意”。
又如,关羽汉中战后,刘备再次入川的兵力部署与行进路线,诸葛逸均与对方详细商讨。
至于对方的忠诚,诸葛逸毫不担心。
因对方绝非甘于平庸之人。
这点,与他初次告知父亲诸葛瑾时略有不同。
诸葛瑾的沉稳,源于其身份;而诸葛逸则相信父亲能保守秘密,不告知孙权。
若背弃父亲,人生何其凄惨?
不久,诸葛逸详述了“西川之策”。
听后,满脸钦佩。
诸葛逸所想,与自己不谋而合;未曾考虑之处,诸葛逸也己周全。
其策划之细致,令他自叹不如。
自觉若身处刘璋之位,亦难以阻挡刘备入川。
念及此,心意己决。
于是,向刘备行跪拜礼。
“正,拜见主公!”
“主公若欲取益州,正愿肝脑涂地!”
此举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内。
“哈哈哈!”
“备得孝首,如鱼得水!”
“孝首,快请起!”
刘备满心喜悦,连忙将扶起。
诸葛逸、诸葛亮、徐庶面带微笑,见刘备与确立君臣关系,内心为刘备由衷高兴。
唯有庞统,望着背影,感受到无形的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