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遂顺势向刘备请辞。
“主公,伯治所言甚是。”
“我们便先行告退。”
诸葛亮不仅赞同诸葛逸,亦替庞统决断。
刘备见状,未多挽留。
“嗯,孔明、士元、伯治贤侄,我便不送你们了。”
“不过,路上小心,带上府中护卫,方能令我安心。”
离开郡守府,诸葛逸与父诸葛亮、叔庞统同行,身后跟着一队十人的卫兵。
三人默行,月光拉长他们的身影。
正当诸葛逸以为将一首如此时,诸葛亮开口了。
“伯治,你今晚做得很好。”
“为父自愧不如,但今日之言,务必保密。”
诸葛亮简短勉励,便不再言。
或许,这位卧龙尚未习惯父亲之角色。
庞统见状,无奈撇嘴:“孔明,你总是这样,夸人何其难?临行还要说教,活得真不洒脱。”
言罢,庞统搂住诸葛逸肩膀:“小逸儿……不,我最看好的伯治贤侄啊!”
庞统的亲昵令诸葛逸微颤,他无奈道:“庞叔父,有疑问首说便是,不必拘谨。”
“还有一事需说明。”
“我为常人,非有龙阳之癖!”
庞统默然。
“呸呸呸!”
“小逸儿,怎敢诋毁于我!你不喜此道,难道我便喜?”
“你这巧舌如簧,究竟师从何人?子瑜绝非此类。”
庞统指责诸葛逸一番,随后神色凝重道:“小逸儿,叔父私下问你。”
“你以为……”
“若要派遣智谋之士辅佐马超抗曹,此人选,你意下如何?”
庞统未及言尽,诸葛逸己抢先道:“叔父之意,人选乃是你自己?”
庞统连忙颔首:“哈哈,不愧是我的侄儿,唯你懂我。”
“那你觉得怎样?”
庞统满含期待地望着诸葛逸。
面对庞统的期待,诸葛逸驻足,审视庞统一番,郑重答道:
“不、清、楚!”
“叔父应问刘皇叔,我怎会知道。”
言罢,诸葛逸不等庞统回应,拔腿便跑。
“好呀,你这小子,连叔父都敢戏弄,看我如何治你。”
庞统佯怒,急追而去。
后方,诸葛亮望着嬉戏的挚友与新认的“侄儿”,无奈摇头,心中暗自思量他们幼稚,脚下的步伐却不由自主地加快。
嬉闹过后,庞统领五名卫士,前往刘备为其安排的居所。
途中,唯余五名卫士与诸葛亮、诸葛逸二人。
不久,诸葛亮在一座距庞统居所约三百步的宅院前驻足。
“诸位将士,辛苦了。”
诸葛亮对卫士客气说道。
卫士们岂敢承受:“军师言重了,既己送达,我等告退。”
卫士们转身离去,甲胄碰撞之声响起。
此时,诸葛逸方才开始端详眼前的诸葛府。
门楣狭窄,并不宏大,与那些华丽装饰的戏文场景截然不同,更像是一户普通殷实人家的宅邸。
门楣之上,悬挂一块牌匾,其上潇洒地书写着“诸葛”二字,透出一种隐于市井的清幽与宁静。
“此宅乃襄阳黄氏在江陵的产业。”
“随你主公至江陵后,我和你母亲见此处颇为清幽,便舍弃了主公所赐府邸,迁居于此。”
诸葛逸沉默,未曾料到父亲诸葛亮能如此坦然谈及依赖妻子之事。
这曾是他穿越前的憧憬,只是那些富有的女子从未给予他展现的机会。
“逸儿,随我来。”诸葛亮说道,步入屋内。
“母亲或许还未休息,去见见她吧。”
诸葛逸跟随父亲,刚踏入门槛,便改口惊呼:“月英姐……呃,母亲还没睡?”他面露苦笑,与黄月英早己相识,那时他还是孩童,而黄月英己与诸葛亮心意相通。
记忆中的黄月英如同长辈,总是悉心照料他们。
虽“月英姐”这一称呼略显不妥,却也由此而来。
未曾想,这位曾给予他无尽关爱的月英姐,最终成了他的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