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拣了一只小瓜,切成四片,递到武才扬桌前。°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_武才扬道了声谢,埋头吃瓜,正吃间,忽然一人说道:“喂!小和尚!”抬头望去,见是那三名大汉之一。
这三名大汉,个个膀大腰圆,肤色黑红的,模样十分仿佛,想来乃是兄弟三人。年长的那人眼睛甚大,居中的那个阔嘴厚唇,最幼小的目光冰冷。说话的那人乃是阔嘴厚唇的。武才扬打量两眼,“观心测心术”便判断出三人皆在三十上下,二十五以上。老大、老二心直口快,脾性粗豪,老三心计较深。听口音乃是河南夹杂陕西的方言,想来不是苦水铺的人,便是秀才谷的。当下说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可是在唤小僧?”
那人粗声道:“屁!这儿就你一个光头小和尚,不叫你叫谁?”武才扬道:“施主有何吩咐?”那人道:“一个时辰前,有七八个大大小小的骑着马的光头和尚过去了。叫俺大爷留意一下,你是不是和他们一起的?”武才扬一怔。眼大的汉子一拍桌子,吼道:“老二!罗嗦什么?!”指着武才扬道:“我说,是的话他们今晚在秀才谷歇脚,明天晌午动身,等会儿你和俺们一起走,把你带到大秀才家,你自己找,不是就算啦!”
武才扬忙道:“他们”那“老大”不耐烦地拍拍桌子,说道:“两个大和尚、几个中和尚,有两个小小和尚,那俩为争一块瓜打了个几乎头破血流,也没人管没人问的。大和尚给俺大爷说还有一个丢了。”眼睛一瞪,叫道:“喂!我说你有完没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再罗嗦俺给你一大耳栝!”
其实从头到尾武才扬也仅仅问了两个字,最多话、最罗嗦的是这汉子。武才扬心想:“喜欢打架的,那一定是石师伯的两个徒弟:小家伙和小兔子了。他们虽然年纪比睡不够还大,但个头最低,再易容也是小小和尚。那就不错了。是他们。”说道:“是!是!大哥,俺跟您一块走,大哥给俺带去,好不好?”
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武才扬向来路望去,只见一匹马正飞快赶来。
他的说话,也带出了河南的口音,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对方既然是心直口快的脾气,他直截了当地说出,反而让容易让人产生好感。那老大顿时换了另一种口气,十分高兴地说道:“小和尚,你是少林寺的吧?怨不得能去大秀才家。¢兰~兰*文*学\ ′首~发~俺叫米富、这是俺二第米贵、三第米长寿。俺们都是秀才谷的人。”
正说到此处,忽然马蹄声由远而近,转眼到了近前。一个又尖又细、入耳极不舒服的声音叫道:“喂!老头!切两个瓜,快点!大爷急着赶路呢!”武才扬偷眼看去,见马上是两名三十出头的汉子,他们合骑一匹脏得看不出颜色的蒙古马,在棚外停下来后,一起跳下马,向瓜棚走来。两人一样的脸型瘦削、鹰鼻薄唇鼠眼,乃是孪生兄弟。一人佩剑、一人跨刀。
突地一声大喝,米富米贵米长寿兄弟三人一起拍桌而起,怒视两人。两人喝道:“你个,敢在俺大爷面前称大爷!呸!俺们割了你的舌头砍了你的胳膊剁了你的腿子闸了你的头!”沧朗一声拔出了单刀、米贵也拔刀出鞘,跟着喝骂,那米长寿却只是怒视着两人,既不拔刀也不出声。
武才扬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口中的“大爷”,竟是这其貌不扬、老态聋钟的卖瓜老汉。方才三人只管吃瓜,看也不看老汉一眼,谁知他们竟是祖孙?转念一想,登时明白,原来自前朝宣扬礼法以来,汉民无不重视辈分,这老汉既是三人的爷爷一辈,三人自然一见外人侮辱本家,便难以忍耐。
那两名孪生兄弟相视一眼,眉宇间顿现杀机。持剑者打个哈哈,一抱拳,道:“兄弟,祸从口出,咱们是‘土地公’的好汉,一向口无遮挡惯了,失礼处,先赔罪了。”持刀者立刻接道:“兄弟乃是新近占山为王的‘刀砍不入、剑刺不穿、横扫水陆无敌手、战遍山海不皱眉’人称‘土地爷土地神’的牛大吹、牛二吹。敢问尊驾大号?”
木富、米贵、米长寿三人一起讶然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牛大吹和牛二吹,忽然一起还刀入鞘,米富道:“算啦!都是一家子的,咱们也就不计较了。”米贵昂首挺胸,大声道:“咱兄弟秀才谷的好手,新近才加入了大青山,原是三秀才的贴身护卫,现在乃是程大庄主的开路三先锋、二等侍卫,匪号‘泼风刀’、‘乱云刀’、‘穿心刀’是也。”
牛大吹、牛二吹立即呈现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