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其潜在的逻辑是——有些问题是可以证明的,有些是不可以证明。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尤其提到伦理问题是我们应该保持沉默的。
维特根斯坦这句名言,在我看来甚至可以称之为:“维特根斯坦定理。”那么何谓沉默?什么时候应该沉默?
维特根斯坦认为当对象是无法言说之物时应保持沉默。比如一个简短的哲学理论,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即使用成千上万的字去解释它,也难以把它说个透彻和明晰。
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心里虽然对它有个了解,但无从寻找合适的字眼去把这个理论解释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程度,才导致没有办法把这个理论清楚地解释出来。如谈论人生和理想这类的事物,即使口若悬河,也难以说个明白、道个清楚。每个人的思想各异,导致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生”或者“理想”的畅谈也将各式各样,没有一个准确、统一、清楚的答案。这就是为什么,遇到伦理问题,维特根斯坦总是闭口不言。
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维特根斯坦的这种表述和哥德尔定理暗合,一点也不排斥。所以我觉得两个伟大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心有灵犀。”
从哥德尔提出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再往前推几年,还有海森堡提出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该原理指出在描述微观粒子运动时候,我们无法同时得到粒子的准确位置和速度。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和“波尔互补原理”构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支柱。细细思考,这两大定理与哥德尔定理,也无冲突。对于哲学来说,也深有启发。
总体来说就是——我们不能确定很多东西,但很多东西在整体上又是一致性的,可以理解的。
我不知道我说的够不够直白。我也是文科生,我也不懂那些繁复的数学公式。但我一直对物理,哲学等有兴趣。曾经最大的梦想,还是做一位科学家。现在想想,也不觉得可笑。人生,有好奇不是挺好的吗?
我的好奇,你们肯定也有过。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幸福是什么?孤独是什么?自由是什么?我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告诉你,在生活中对于一些事情我们能说的清,而还有一些事情,我们应该保持沉默。
可以讨论,可以去争论,你可以保持你自己的观点,而不要在乎别人的论断。鞋子合不合脚,穿的人知道。你幸不幸福,你自己感觉。不要为不适合回答的问题,来折磨你自己。
当然我也在诗歌中写过:“坚持自己不是一句话,是血淋淋的战斗。”总之你还是要做你王国里的国王。
现在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你写什么都会有人骂你。比如我根据王宝强离婚新闻,写了一篇《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文章。结果被骂是马蓉的枪手等等。后来我发了一篇之前写的科普作品《引力量子化》,这样的文章竟然也被骂了。说我不自量力,一个搞玄学的人,敢谈科学。
我其实想说,正是因为对人生的好奇,我才看这么多书。而看了这些书之后,从哲人们那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这些答案,本就不属于我。大家就在网络上可以找到。但信息泛滥时代,你不一定检索到你想要的答案。我希望,我给你的是你想要的。我肯定还有很多问题不知道的答案,如果你知道,也希望你告诉我们。
现在请长长的舒一口气,放松下来。人生的答案其实都有了。
016年1月4日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