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可以说蔚为壮观,金银珠宝,堆积如山。”
隆化帝很是感慨说道。“是啊,朕也没有想到,单单一个关税案,便查获了如此多的财物。”“朕登基之初,国库空虚,突厥几度犯边,都因为国库拿不出银子整顿军备只能被动防守。/k\a/y?e¨-¨g\e`.·c+o+m`”“没想到仅仅一个关税案,就把朕为难了数年的事情给解决了。”“有了这笔银子,朝廷就可以整顿边军军备,转守为攻,主动出击突厥了。”“但朕此时此刻,心情却不轻松舒畅,相反,只觉得有些如芒在背,战战兢兢啊。”苏慕白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陛下何以有此感想呢。”隆化帝叹了口气后道。“朕乃一国之君,口含天宪,执掌乾坤,都要为了银子发愁。”“可仅仅是江南一地的商贩,从关税一项上,便让国家损失了如此之多的银两。”“这还仅仅是海贸,还有盐茶铜铁,瓷器棉纱。”“加在一起一共贪了多少,怕是只有天知道。”“一边是国库空虚,应对外寇拿不出银子,修建水利治理黄河拿不出银子,赈灾抚慰百姓,也拿不出银子。”“另一边却是贪官污吏脑满肠肥,沆瀣一气,损公肥私。”“我大夏吏治积弊如此,怕是已经到了不得不下重手的时候了。”“但朕如今却还没有这个整顿吏治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贪官污吏继续猖獗,真是令朕痛心疾首。” 苏慕白听后心里也是有些无语,你隆化帝为什么没有整顿吏治的能力,自己心里不清楚了。这玄武门继承制有优点,自然就有弊端。得位不正,自然难免引来非议。若是再大肆整顿吏治,不知道多少人要拿着隆化帝夺位之事大做文章,搞得天下不宁。尽管心里这么想,但苏慕白面上却很是恭谨说道。“陛下言重了,圣人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陛下登基不过数年,朝廷上下之风气已经大有好转。”“可见陛下之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天下九州,皆系于陛下一人之上,陛下切不可有气馁之心啊。”隆化帝摆了摆手后说道。“朕知道前路艰险,但朕从未气馁逃避。”“相反,朕还要一往无前,铲除积弊,使我大夏吏治清明,焕然一新。”“苏卿,朕为何那么看重你那份平突厥的策论。”“那是因为只有平定了突厥,使我大夏边境安宁,再无外患。”“朕才能真正腾出手来,整顿内政。”“今日朕召你前来,便是想再和你畅谈一番,你对于平突厥的想法。”“会试之中你的策论虽然言之有物,但朕看的出来,还是没有太放开。”“如今这殿中只有你我君臣,你大可畅所欲言。”苏慕白听后思索了一番,心里也明白了隆化帝的想法。隆化帝对于平突厥之所以有如此执念,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自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功。当然了,这个武功可不是什么九阳神功九阴白骨爪之类的武功,而是指开疆拓土平定外患的功绩。隆化帝是宫变夺位登基,得位不正。人嘛,最看重的无非六个字,生前事身后名。隆化帝很清楚,自己发动宫变之事,史笔如刀,自己是改变不了的。想逆转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必须有丰功伟绩。就拿三国最后的胜利者司马家来说,司马篡曹魏,落得千古骂名。但谋朝篡位的人还少嘛,别的不说,宋太祖赵匡胤,不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夺了柴家江山嘛。后世对于宋太祖的骂声可不多,不就是因为宋太祖自身足够硬嘛。宋朝皇帝软蛋废物实在太多,但赵大除了抢了孤儿寡母江山外,基本没什么可黑的。一根军棍打下四百州府,这份功绩是谁也磨灭不了的。若是赵大能再多活些年,也许燕云十六州也不至于一直等到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大明才重新被光复,神州得以一统。司马家之所以遗臭万年,骂名昭著,是因为晋朝实在太烂了。五胡乱华,这是华夏历史的至暗时刻,神州陆沉,汉人沦为两脚羊,这都是晋朝留下的后遗症,司马氏不挨骂谁挨骂。倘若司马家有能力点,一统神州,打的草原蛮族不敢南顾,四海臣服,万国来朝,那谋朝篡位这点事情能算得了什么呢。就算后人再看不上司马懿高平陵之变的操作,也得咬着牙违心说一句曹魏确无天命,合该司马家继承大统。同样的道理,隆化帝心心念念无非也是如此,要以莫大的功绩来掩盖自己宫变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