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的问题上,徐帆没有吝啬砖头。
很多的纺车都是风力的,在风力的带动下,工作的效率自然比人要高。
即便这样,仝大明依旧嫌弃它们的速度慢和现代的工业比较起来,这个速度的确是慢的让人无语了。但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速度,你还能奢求多少呢?仝大明只能望眼欲穿的看着一切
在冬季的严寒来临之前,他们能够准备完这一切吗?
在冬季的严寒来临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现在唯一的事实,就是仝大明自己花了钱买了砖,然后建了这么多的风车,他现在已经花光了自己卖煎饼赚的钱,如果不是因为钱不够,他一定会再多弄几架风车的。
有什么劳动力是比自然规则更加廉价的?
仝大明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有一个劳动力你可以自由的剥削,这个劳动力就是自然。
科学就是皮鞭。
这一根鞭子特别的昂贵。
但是这个昂贵是一次性的,你得到了这根鞭子,就等于有了一个不会反抗的奴隶
这个奴隶高效而廉价。
但,谁能够看到未来?
那山,那水,那各种的矿产,黑乎乎的石油啊
在科技的皮鞭下,他们只能选择被榨干自己所有的剩余价值!
仝大明突然笑了。
他感觉自己的这种思维特别的有意思,当真是与天斗,其乐无穷。或者说他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多少本事,却喜欢装逼显摆的人。
高处的风急。
高处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纺织的人似乎成了小小的,一个女人在四五个纺车之间来回的奔忙。
西方的工业革命一开始,大约也就是这个场景了吧?
“砰!”
突然,仝大明一弯腿,从六七米高的烟囱跳了下来。
松松软软的。
仝大明跳到了前面不远的一个沙土堆上。
今日一更,求票求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