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些证词和材料,陶家不但不会平反,反而会增加下放时间和工作强度,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要留在下湾村改造。”
陶可猛然站起身:“工厂不转公,是吴建国亲自批的,也是经过上头批准的,收入的一半都上交国家,剩下的捐学校、捐医院,别墅是老辈传下来的,我全家生活勤俭节约,从未奢靡享乐!他们这是诬陷!”
“说诬陷,你得拿出证据来,这些证据摆在眼前,如果不是你的户口现在已经迁到军区,这次就算是你,也要一并被下放了。”
陶可听到这话,终于明白了父母让她嫁给陆庚年的良苦用心了。
他们担心后面有人会揪着陶家不放,而军属身份,是她最后的保命符。
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麻烦问一下,现在我家名下的工厂和别墅,还属于陶家吗?”
“当然不是,已经全部充公了。”
“充公?那别墅现在住着谁?工厂的厂长又是谁?”
小林指了指其中一份材料上的证人证词,签字人叫刘全才。
“这个刘全才是刘全有的亲弟弟,以前是工商局一个小头头,现在被吴建国认命为陶家棉纺厂的厂长,还让他们一家住进了陶家别墅。”
刘全有已经锒铛入狱了,吴建国和他到底有什么关系?
还是说,刘全才和吴建国有着她不知道的利益关系?
墙倒众人推,看来她是所托非人了。
王主任将小林支了出去,故作一脸为难的喝了口茶道:
“小陶同志,我也不问你粮食的出处了,你帮了我大忙,我代表全镇人民感谢你,可是……我承诺把你家人转到镇上的事儿,恐怕不好办了……”
陶可明白了他的意思。
“王主任,今天的事儿,只有咱们三人知道,你不说,他不说,我更不会说,”陶可提出了自己的条件,“粮食,你要多少,我有多少,现在青黄不接到处缺粮,就算你要搞出去卖,我都能给你送来高质量、低价格的源头货。”
王旭如一听,眼睛亮了。
“民不举,官不究,只要举报人不再找麻烦,我自然不会为难你们家,怕就怕人家揪着不放,我也不好办啊!”
“你放心,只要你这里压得住,京市那边,我会让他们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