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锁住苏墨。
“春闱,我要你,必须拿下状元。”
这不是请求,是命令。
“状元,不只是文魁。”
夏启元压低声音:“它是文坛风向标,是天下士子领袖。你若为状元,你的‘儒法合流’,你的‘百家之道’,便有了最正统的名分。我们才能名正言顺,与守旧派分庭抗礼。”
“周家,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你。考题、阅卷,所有你能想到的,和你想象不到的地方,他们都会设下死局。”
苏墨平静应下:“学生明白。”
“还有”夏启元神色更冷。
“东夷惨败,必会引来其他属国试探。鸿胪寺急报,西域月氏国使团,己在路上。月氏文道,诡谲异常,多与妖邪巫蛊相连,你需万分小心。”
危机西伏,步步惊心。
从东宫出来,己是子夜。
苏墨刚踏入格物所,却见院中灯火通明。
石丰、庄晓梦、白起凡、韩非语等人都在,不仅如此,他们身边还站着十几名陌生的年轻学子。
这些人服饰各异,有背药箱的医家弟子,有手持算筹的数家门徒,甚至还有拿着农具的农家子弟。
见到苏墨,他们眼中瞬间燃起了光。
一名医家弟子快步上前,深揖到底:“苏先生!学生孙思医。今日见先生以乐入道,殿前破敌,方知百家之道,殊途同归!学生斗胆一问,医者仁心,可否也融入杀伐之道,用以救国?”
这个问题,是所有百家弟子的心声。
他们渴望力量,却困于自家学说的局限。
苏墨看着这些真诚又迷茫的面孔,心中触动。
他反问:“《黄帝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如今蛮夷环伺,列国纷争,我大夏便是那‘欲病之身’。”
苏墨环视众人,声音清朗:
“诸位以百家之术,强国体,壮民生。这,便是最大的‘医国’之法!”
一番话,醍醐灌顶。百家弟子们眼中,火焰重燃。
苏墨知道,自己的路,并不孤独。
他转身,准备推开格物所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