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师望你,日后潜心向学,不坠青云之志,恪守文人风骨,不负圣贤教诲。”
“当以手中之笔,齐家,献策,平妖祸,书写文道盛世!但若有朝一日,你手中之笔,被邪魔所污,被私心所困,为师必亲手清理门户,绝不姑息!”
一番话,掷地有声,饱含期许与训诫。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方信话语中的沉重与杀伐之意。
苏墨再次躬身,声音铿锵:“学生苏墨,谨遵师命!”
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江州文坛,自此又多了一段师徒佳话。
仪式之后,方信将苏墨单独唤至内堂。
他自袖中取出一物,递向苏墨。
那是一枚巴掌大小的玉牌,通体呈古朴的墨色,入手微凉,质地温润。
玉牌之上,镌刻着无数细密繁复的符文,隐隐有微光流转,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浩瀚文气。
“此物,名为圣贤遗墨。”方信凝视着玉牌,神情郑重。
“乃老夫早年游历天下时,于一处上古遗迹中偶然所得。”
“其中,蕴含着一道极为微弱的圣人意志。”
“和之前周副祭酒的玉牌相似,却又不同。”
苏墨心中一震,接过玉牌的刹那,只觉一股磅礴浩瀚的意志骤然冲入识海,仿佛要将他渺小的灵魂碾碎。
他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稳,那玉牌在他掌心微微发烫。
圣人意志!仅仅是微弱的一缕,便有如此威势!
“此物有两大功用。”方信扶了他一把,继续解释,
“其一,可助你感悟文道玄妙,于修行瓶颈之时,或能为你指点迷津,寻得一丝机缘。”
“其二,此玉牌亦是一件护身之物。若遇生死危机,激发此牌,那道圣人意志或能为你抵挡致命一击。”
苏墨听得心神激荡,这圣贤遗墨的珍贵,远超他的想象。
“不过,”方信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此圣人意志毕竟微弱,护身之能,至多不过三次。且每一次动用,都会对玉牌本身造成损耗。”
“不到万不得己,切不可轻易动用。此物也切记不可轻易示人,以免引来宵小觊觎。”
苏墨将玉牌贴身收好:“学生明白了。多谢老师赐宝!”
方信摆摆手:“你既入我门下,这些便是应有之义。日后修行,还需靠你自己勤勉不辍。”
苏墨从内堂出来,学宫中前来观礼的宾客尚未完全散去。
不少学子与年轻文人看向他的背影,窃窃私语。
“不愧是苏诗仙,竟能得祭酒大人如此看重,收为亲传弟子!”
“是啊,我听说祭酒大人轻易不收徒,苏墨当真是天纵奇才!”
“方才祭酒大人在内堂单独召见,不知又赐下了何等宝物?”
羡慕与嫉妒,清晰地写在一些人的脸上。
苏墨对此并未在意,他快步走向等候在殿外的苏芷与萧逸尘等人。
几人寻了一处僻静的凉亭叙话。
“小墨,你如今拜入祭酒大人门下,日后定能前程似锦。”苏芷拉着苏墨的手,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她轻咳两声,面色依旧带着些许苍白,但精神却好了许多。
苏墨反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手心的微凉:“姐姐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萧逸尘在一旁含笑:“苏兄,以你的才华,此次童生试,定能一鸣惊人,拔得头筹。”
花芷叶静静听着,薄纱后的唇角,似乎也微微上扬了些许。
夜色渐深,苏墨送别了萧逸尘和花芷叶。
回到自家小院,苏芷己在灶房忙碌,为他准备宵夜。
看着屋内跳动的烛火,以及姐姐略显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份温馨,是他必须用尽全力去守护的。
“小墨,快来尝尝姐姐新学的莲子羹。”苏芷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甜羹走出来,脸上带着笑意。
苏墨接过,尝了一口,甜糯可口。
“对了小墨,”苏芷像是想起了什么,走到苏墨身边,压低了声音,“最近几日,我出门买菜时,总觉得巷口好像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在徘徊,鬼鬼祟祟的,也不知是做什么的。他们看人的眼神,总让人心里发毛。”
苏墨握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他抬眼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一股若有若无的窥探感,再次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