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水起,在最鼎盛的时候,他投资了这片楼区,包了两栋楼以极低的价格卖给自己的员工,算是变相福利吧。
不过公司倒闭的时候,这些人下了岗,而且没有得到多少失业补偿,所以这些人都觉得李家欠他们的,对李云态度也是特别的不好。
虽然如此,可也不是全都不感恩,也有很多好人。就像是一楼二楼的几户还不错,苏萍出远门的时候,李云还到这几户人家里吃过饭。
所以当他敲开门的时候,邻居对他的态度都很热情,见送了礼,也都礼让感谢说些祝福的话,这让他觉得心里很暖,似乎明白老爸的苦心,让他化解开自己心中的许多结。
可到了三楼,李云就有些头疼发怵,因为这一层住着让他最厌烦的人——老张,就是刚回来时跟他搭话的那个人。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老张一家子都属于那种小气抠门,心胸狭窄的人,因为失业补偿到现在依然在记恨着李家,所以跟李云说话的时候总是带刺。
本来不想去他家送,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吧,本来这个人就心胸狭窄,现在自家也不差这点钱,就当买个心安。
想着李云敲响了老张家的大门。
“来了来了,煤气费不是刚查过吗!”接着一阵穿鞋的声音过后,老张把门打开了。
只见他满面红光,走路有点摇晃,看来是正在喝酒,老张媳妇也尖着嗓子问道:“谁啊!”
老张不耐烦的回了一句道:“啊,是李云!”
随后一脸疑惑的问道:“你咋来了呢? 有啥事啊!”
里屋老张媳妇喊道:“那小子来准没好事,你告诉他,咱家啥也没有,啥也不借!”
以前李云困难的时候总会管邻居借一些米啊,面啊,油之类的,但老张家从没借过他一粒米。
听媳妇这么说,老张笑道:“听见了吗?不是叔不借你,是叔在家不做主啊,去别家碰碰运气吧,对了她们家!”
说着老
张指了指旁边那户继续说道:“你王奶奶家今天包饺子,要一笼屉饺子吃一口,王奶奶手艺可好了,去吧,我关门了啊!”
这夫妻俩经常耍这个心眼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反正就是什么也借不出去。
李云心里打一百二十个不愿意给他们送钱,但门都叫开了也不好不说。
只得哼笑了一声道:“呵,张叔啊,你误会了,我今天来什么也不借。是这样的,我爸不回来了吗,我们一家这就准备搬家了,临走之前就是想当门谢谢您对我的照顾,时间来不急也没买什么礼物,这是一点小意思,多了少了您也别挑理。”
说着他把手里写着老张名字的信封递了过去。
还没等老张开口,他媳妇箭一样窜到了门口,一把抢过信封,嘴像机关枪一样问道:“咋地你爸真回来了?又在哪做大买卖呢?发财了没有啊?我看这里都是啥!”
她打开鼓鼓的信封一看,里面是满满的钞票,惊讶的她大叫道:“呀,钱,这么多呐,我数数。”说着掏出来就开始数。
老张脸一红,埋怨他媳妇道:“败家娘们,哪有当着人面数的。”
接着又换了一脸献媚的笑容对李云说道:“哟大侄子,你是咋这话说的,我这咋还开门挡财神了呢。不好意思啊,来进屋,咱爷俩喝点。”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一点想让李云进屋的意思都没有。
这功夫,老张媳妇把钱点完了,零零整整正好三千块。她的脸都笑歪了,看李云的表情立刻变成了献媚。
“来大侄子,进屋,我家今天煮了大螃蟹,你给你叔喝点。”说着就往里让。
老张一皱眉骂道道:“你个败家娘们少说两句,进什么屋进屋,人还得去别人家去呢。”
老张媳妇怼了他一下继续说道:“大侄子啊,你这信封每家都有吗?都一样吗?”
老张眼睛一亮也问道:“是啊,是每家都一样吗?”
现在的李云就想一脚把他们俩踹到屋里,然后狠狠的把门关上,太可气了。
不过想归想,还是要客气一点,毕竟以后不在这住了,也不用看他们的嘴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