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弓”课。
汗水浸透后背,肺部火辣辣地燃烧,肌肉的酸痛感竟奇异地与练琴后的肩颈酸胀呼应起来。
原来身体的觉醒,也能打通音乐的脉络。跑完最后一圈,她停在林木悠送的迷迭香丛旁(公园绿化带竟然有),摘下几片叶子揉碎,清冽的香气钻入鼻腔,瞬间冲刷掉疲惫。
金钱真正买来的奢侈: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雕琢的身心。
琴房的黄昏,光线斜长。魏如意再次挑战《天鹅》。
她闭上眼,回忆晨跑时身体舒展的律动,回忆普者黑湖水的荡漾,回忆苏老说的“用心划水”。
呼吸下沉,肩膀松弛。琴弓贴上琴弦,不再是生硬的摩擦,而是像桨叶温柔地探入平静的水面。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滑动,不再是盲目的摸索,而是感知着水流的方向。
低沉、圆润、带着胸腔共鸣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
音符不再是孤立的点,连成了线,织成了面。
它依然稚嫩,不够优雅,不够忧伤,但它平稳、连贯,带着一丝努力模仿出的、属于天鹅的从容。
像一只羽翼未丰的幼鸟,第一次笨拙地掠过湖面,翅膀拍打出属于自己的水花。
橘座没有惊醒,在吸音毯上睡得香甜。
踏雪站了起来,蓝宝石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魏如意,尾巴尖儿轻轻卷起一个愉悦的弧度。
门口不知何时多了一道黑影。煤球静立在门边,乌黑的毛发融入走廊的阴影,只有那双琥珀金的瞳孔,清晰地映着窗外的夕阳和琴房内沉浸于旋律的身影。
它没有离开,也没有发出声音,只是安静地注视着。
这一次,它的尾巴尖儿没有绷紧,也没有甩动,而是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下点了一下。
像一个无声的、郑重的认可。
最后一个音符在渐暗的琴房里消散,留下松香的余韵和一种奇异的宁静。
魏如意睁开眼,对上踏雪亮晶晶的蓝眸,又看向门边煤球沉静的金瞳。
窗外,城市华灯初上。
金钱买不来这只“幼鸟”笨拙的第一次滑翔,买不来指尖磨出的硬茧和肩颈的酸痛,买不来煤球那无声的一点认可。
但它买来了承载天鹅倒影的古老琴身,买来了苏老点石成金的严苛雕琢,买来了这方隔绝喧嚣的宁静天地,买来了晨跑时挥洒的汗水和迷迭香的提神醒脑,让她能心无旁骛地沉入这笨拙而美好的成长之河。
自由,是能买下所有追逐“爱与美”的门票,并享受其中每一次跌倒、爬起、和笨拙展翅的瞬间。
她松开琴弦,指尖残留着震颤的微麻。
那不再是噪音的余悸,而是生命被琴弦拨动后,悠长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