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在一如既往的过去,虽然拍摄进度很快,但是《回声有声》的拍摄预计还是要翻过年去才能杀青。¨x~x,s/w!k_.¨c¨o·m!
考虑到几个主创,尤其是秦桑纪清让和沈瓷安这三个,前两个在圈里长红,除了纪清让后台硬的一批,可以不用管,秦桑和沈瓷安到了年底还是各大晚会争抢的香饽饽,虽然后者是今年才开始被邀请。
但是随着拍摄稳定下来,请个几天的假也不会耽误什么。陆钧吾干脆给剧组放了几天假,他也要学年轻人跨个年的好吧。
知道有假期的工作人员格外兴奋,摄像扛机器都更起劲了。
沈瓷安不管,她只想休息。
安杳这个角色真的难把握,要演出那种不知世事的狠厉,到了后期也要演出对信仰根基开始动摇的犹疑。她不是正常人,也没有正常人的反应和情绪,甚至连简一都没办法精准的给出安杳当下的东西。
只能是演员和导演合作,到现场置身于那个情景中后一点一点走戏,把安杳走出来。
要踏出安杳的路,要接住常青这个老戏骨的戏,还要满足陆钧吾对表演艺术的要求,甚至还要符合主流价值,沈瓷安精疲力尽。-d^a¢n!g`k_a′n~s-h\u^.`c¢o?m`
休闲时间基本都是钻研剧本,沉入角色,翻那些谢灼野扔给她的大部头。
她上辈子不是专业科班出身,虽然有上过课学过,但基本只是一些入门的基础,更多的都是她领悟和理解共情的天赋。
既然技巧用不好,那就天赋来凑。
慢慢的,她能逐渐摸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很有效,极其高效,上辈子的沈瓷安靠着这套方法横扫各大奖项。
这辈子也靠这种体验式的演技让她在演技综艺中脱颖而出,更是让她抓住了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影视资源,《医者》。
但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后面过度沉浸的陈静书勾出了她内心深藏的PTSD,她整个人都差点被毁掉。
这种无往不利的方法出现弊端,她却没有办法。除非她不演戏,不然,她就逃不掉。
谢灼野把那些书籍扔给她的时候,她以为,是为了打发时间,让她少想些乱七八糟的,看那些比她自己书架上那些容易把深陷泥沼的人拉进深渊的哲学书籍要好。·x!j?w/x`s.w!./c\o.m`
慢慢的看着看着,沈瓷安却看出些其他门道。书上几乎都有谢灼野的批注,是他从顶级演员走到天才导演的视角转换的批注。
沈瓷安慢慢看着看着,就领悟到了些什么。
天赋和技巧不是相悖的东西,她不需要在两者中间做选择,那不是一道摆在她面前需要她选择的单选题,她可以都要的。
用天赋去理解,去跟角色对话,让她们的灵魂暂时栖居。用技巧和专业去修饰,并表达,控制她们的灵魂,在内心深处保留自己。
看完那些书,她的演技,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从最开始的完全表演角色灵魂,到正确合适的加入专业演员的特质,演技更深更沉,而不是将角色浮于表面,全靠天赋没有技巧。
那样的演技,谢灼野和方拓那样追求极致的疯子会喜欢,陆钧吾这种正儿八经学院出来的不一定会完全接受。
沈瓷安连熬了两场大夜,看着手里剧本上的字眼睛都花,脑袋发空:我快要不行了..........今天这场熬完能不能回去睡觉..............求求导演开恩吧..........
她勉强转动眼球在现场扫了一圈,在某个地方僵硬的停留,又移开。
够了,我说够了,真的是够了!
她在心里无声呐喊,纪清让!秦桑...........真的够了,她这几天从欣慰到麻木到熟悉,还是没办法视若无睹。
沈瓷安裹着羽绒服看着前辈常青走戏:不愧是老戏骨!
然后,哇!临江冬天的风真有特色狗粮味儿的..........
不远处,秦桑似乎想过来找她,刚起身就被身形晃悠的男人挡住。一米八几的高大身形完全挡住秦桑,自然也挡住了她想前进的脚步和往沈瓷安这边看的视线。
沈瓷安不知道那老狗又装了什么,总之秦桑立马扶着他在小椅子上坐下,又裹毯子又拿保温杯的,好一通忙活。
沈瓷安抬眼过去,对上纪清让隐约有些得意的眼神,再温柔的性格都忍不住呼吸一滞,垂眸不看,心里忍不住腹诽:老狗,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