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长、风险高!我的建议是,两条腿走路!合作加自研!”
他用力敲了下桌子:
“还有,老板您提到的共享单车电动化升级,以及向外卖骑手提供电动车,这想法太绝了!
这等于提前锁定了未来电动两轮车的一个巨大、稳定的应用场景!
对电池和电机技术的迭代是绝佳的试验场和助推器!既能摊薄研发成本,又能快速收集真实工况数据,一举多得!”
秦凡眼中掠过一丝赞许:“赵总,钱袋子怎么说?”
赵振宇扶了扶金丝眼镜,表情严肃得像在审阅一份生死攸关的财报:“秦总,各位。陈总和吴总分析的赛道方向,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他调出自己的数据页面:
“以共享单车为例,据我们初步模型测算,若想在一个一线城市(如北京)形成初步网络覆盖和用户便利性,达到市场教育目的,初期投放量至少需要10万辆!
这仅仅是硬件成本!每辆普通自行车的制造成本(含智能锁、GPS定位)预计在300-500元区间。仅此一项,单城硬件投入就在3000万到5000万人民币!”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这还不包括:庞大的线下运营维护团队(调度、维修)、巨大的仓储物流成本、恐怖的车辆损耗率(预计初期年损毁率可能高达20%-30%)、以及最关键的——为了抢夺用户必然进行的巨额补贴(免费骑行、红包)!
初步估算,单城第一年运营成本(不含硬件)不会低于1个亿!若想快速复制到多个核心城市,前期总投入将以十亿级计算!”
“外卖平台方面,”赵振宇继续道,
“无论是收购现有平台(如饿了么初步估值己超数亿美金),还是从零自建,都需要天量资金投入:地推团队建设、商户拓展成本、用户补贴(新用户立减、满减)、骑手招募与管理(初期必然需要补贴)、平台技术研发与维护。其‘烧钱’速度,只会比共享单车更快!”
“至于新能源电池电机研发,”他看向吴峰,“实验室建设、顶尖人才引进、材料试制、专利购买…每一项都是无底洞。与比亚迪等巨头合作或入股,门槛同样极高。”
赵振宇总结道:“秦总,这几个领域,单个拿出来都足以耗尽一个中型企业的现金流。同时启动,资金压力将是空前的。我们需要极其精准的节奏把控、强大的融资能力或…持续的巨额自有资金注入。”
他目光首视秦凡,意思很明显:老板,钱从哪来?能烧多久?
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赵振宇列出的冰冷数字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视频窗口里,陈明轩眉头微锁,吴峰也收敛了兴奋,表情凝重。林薇那边更是毫无声息。
秦凡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手指交叉放在腹部,脸上看不出喜怒。他沉默了几秒,目光缓缓扫过三个屏幕,那沉静的气场让远隔千里的三位高管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很好。痛点、难点、钱眼,都摆出来了。”
秦凡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那我们就来谈谈,怎么把这盘大棋下活,怎么让它们不是互相吸血,而是互相输血,抱团取暖,滚出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