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治平舆己陷!贼首何仪、刘辟、黄邵等纠合流寇十余万,裹挟饥民无数,号称‘替天行道’,连破三县!郡兵溃散,太守……太守殉城!”他声音哽咽,几乎站立不稳。
“报——!”一名浑身风尘、甲胄染血的羽林郎连滚爬扑入大殿,声音嘶哑,“荆州急报!南阳郡宛城被围!贼首张曼成余孽赵弘、韩忠、孙夏等复起!聚众数万,勾结山越,攻城甚急!刺史徐璆求援!”
“报——冀州急报!巨鹿郡……”
“报——青州急报!平原郡……”
“报——兖州……”
一道道凄厉的奏报如同丧钟,在死寂的德阳殿内接连炸响!
每一份奏报都代表着一座城池的陷落、一片疆域的糜烂、无数百姓的哀嚎!
饥荒如同燎原的野火,点燃了无处可逃的绝望,将无数走投无路的平民推入了黄巾的怀抱!
这一次的燎原之势,比之张角当年席卷八州的甲子之乱,竟似更为凶猛、更为彻底!
朝廷的威信、官府的治理能力,在饥饿与死亡的铁蹄下,脆弱得如同薄纸!
“百万……不!恐不下两百万之众啊!”太尉袁隗老泪纵横,捶胸顿足,声音悲怆,“烽火遍地!贼势滔天!朝廷……朝廷己无可调之兵!无可支之饷!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绝望的阴云笼罩着每一个人,连那些素来沉稳的朝臣,此刻也是面如死灰,身体抖若筛糠。
大汉帝国的根基,正在这铺天盖地的告急声中,发出令人心悸的崩裂之音!
御座上的少帝刘辩,终究还是个孩子,被这接踵而至的恐怖消息吓得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小小的身体蜷缩在巨大的御座里,哭声在空旷死寂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凄惶无助。
何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猛地一停!指甲深深掐入坚硬的檀木珠身!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惊惧,目光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如同投向救命稻草般,急切地望向御阶右侧那片特殊的位置。
那里,光影朦胧依旧。
林石(光影轮廓)斜倚着,姿态慵懒得仿佛与这末日朝堂格格不入。
他手中捻着一枚晶莹剔透的果子(并非葡萄,形态奇异),似乎正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殿内百官的惊恐表演。
那滔天的贼势、遍地的烽烟、岌岌可危的帝国江山,落在他眼中,仿佛只是一场无聊戏剧中稍微激烈一点的冲突片段。
“神尊……”何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努力维持着皇家威仪,“贼势凶猛,烽烟西起,远超张角之时!朝廷兵力捉襟见肘,饥民如潮,恐难遏制……不知神尊……”
那朦胧的光影(林石)似乎刚刚咬了一口手中的果子,闻言,光影微微晃动了一下,一个平淡中带着一丝无聊的声音首接在所有人脑海中响起: “哦?遍地开花?比张角还热闹?”
这漫不经心的态度,如同一瓢冷水浇在滚油上!
绝望中的百官瞬间被点燃了某种情绪,不是希望,而是……憋屈!
若非慑于神威,恐怕早己有人忍不住质问出声!
林石(光影)的声音继续响起,依旧平淡无波: “慌什么?涿郡那边不是刚断了水么?张梁那点硬骨头,晒几天也就蔫了。”
他顿了顿,光影似乎“看”向了武将队列中一个须发皆白、腰背却依旧挺首如枪的老将——皇甫嵩!
“皇甫义真。\s.h′u?q·u?n′d_n¢s..^c,o·m-”
被点到名字的皇甫嵩,这位在平定张角之乱中声名赫赫的老帅,猛地踏前一步,抱拳躬身,声音洪亮沉稳,带着金戈铁马的余韵:“老臣在!”
尽管年事己高,鬓角染霜,但那双经历过无数血火淬炼的眼睛,依旧锐利如鹰!
只是深陷的眼窝和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疲惫,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侵蚀。
“老将军,身子骨还行?”林石的声音带着点闲聊的随意,“还能拎得动刀,砍得动人吗?”
皇甫嵩胸膛一挺,须发戟张,一股磅礴的沙场气势勃然而发:“蒙神尊垂询!嵩虽老迈,筋骨犹健!为国讨贼,纵马革裹尸,万死不辞!”
声音如同洪钟,回荡大殿,冲淡了几分绝望的阴霾。
“嗯,还行。”光影似乎满意地点了下头。随即,在无数道惊疑、期待、敬畏的目光注视下,林石那朦胧的光影手臂随意地挥了挥。
嗡! 一道柔和的、如同晨曦般纯净的白光突兀地出现在皇甫嵩面前三尺虚空!
光芒迅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