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让老百姓有余粮,口袋富裕了?这怎么可能?不过,李民却也不能挑这个左丘什么。
先别说,李民最近遇到的这些官员,几乎都是这一套说辞。
就是从职能上,这些大宋得官员们,别看各个政法和一,管地都特别宽,可他们跟现代地那些职能单一地官员们比起来,还是悠闲太多了。
他们既不用招商引资,也不用扶植什么民营企业,更没有什么搞活经济一说。
整日的工作,那就是民不举,官不究,就连修道等基建,以及日常的收税,也有专门的吏员去做,他们也就是摆设一般。
很有点老子的无为而治。
而往往这样的,还让老百姓觉得是个好官。
而像包公那样经常审案子的,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地,那就是可以传世的好官了。
故此,这个左丘能说这话,已经就算不错的了。
只不过,这却还是不合李民的要求。
李民需要的,或是能帮他赚钱的,或是能帮他管理的,要不然,能打得也行。
只会吟诗唱词的文人,或者昏庸找门路地官员,再或者只有几个钱,只知道找靠山地地方豪族。
李民却是没有兴趣应酬的。
昏庸的官员,找靠山地土豪,李民那是根本看不起。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个个名声,早就在百姓的耳朵中臭不可闻了。
李民如今唯一凭仗的,就是的名声,又怎么可能收留他们?坏了自家的名声。
而那些文人骚客。
对不起,他们名声虽然不错。
可李民却没那工夫陪着一些只会吟诗唱词的骚客们疯。
这些人,既不会理财,又不会带兵,十年后,等金兵打过来,能有个什么用?跟他们在一起,那全是瞎耽误工夫。
故此,左丘先前说来的那些人拜会李民,不仅没有一个让李民收用的,还让李民对这个左丘,有了一些疑虑。
可如今,李民跟这个左丘相谈,却发觉: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的。
官员都是当官不管事。
却不是这个左丘别有什么居心。
而这个左丘,却也识趣的很,言谈些许,也明了了李民一些。
说的话,几乎都是李民爱听得。
而且,也不特别献媚李民,尺度掌握的很好。
连先前微微有些要投靠李民,希求李民照拂的意思。
都收敛了,不再提了。
不过,自此以后,左丘却时常来拜会李民。
并不时给李民引见一二官吏,或者地方豪族。
李民虽没觉得有什么必要,却也没有什么在意。
而相对于李民这里的平淡,东京林灵素和徐知常那里,却风风火火的很。
林灵素自有了玉清神霄宫之后,就把神霄万寿宫的兴建,完全交给了工部督办。
并请旨赵,于各个州城府县,选拔十龄之下的道童。
只是短短的时日,竟然收集了六百童男,六百童女。
均是十龄之下,俊俏灵巧的。
留在了宫中调教。
而徐知常则请旨赵,令天下各个道观,进献道藏于朝廷,以用于编撰《天下道藏总撰》,收于神霄派。
赵对此大为支持,也是办的风风火火。
一时间,东京城内,徐知常和林灵素得风头无二。
值此之时,有新拜入徐知常门下的工部候补侍郎张德,对林灵素奉承道:“国师。
眼看着万法大会就要召开了。
就凭您老人家的五雷正法,天下那个能敌!要是您老人家下场,还不把他们都震了。
这可是咱们神霄派大显风头的时候,您可万万不能错过。
”
林灵素被其说的有些心动。
要知道,这些日子来,就凭着他那一手雷法,还真是威震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