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少练,嘛也没闻出来。
只是直白的意识到了三千万贯,以及十年工程上了。
如果说,蔡京先前地三千万贯,大宋国库的半年收入,李民还能忍受的话,这十年工程,那李民可就是实在忍不了。
没别的,光听那叠石成山,挖渠成河,李民就能大概其的估算这工程量,绝对比那三千万贯的工程量还大,这要是一块动土。
合着大宋每年的国库收入,也别干别的了。
何况,这一干还是十年。
要知道,如今是公元1115年,再过十年那岂不就是公元1125年,那不就是金国不就是北宋灭亡的靖康耻么,这十年的工夫,要是都花在建筑上,那不就坐等着亡国么?此时李民还没意识到蔡京申请的那三千万贯工程款,就是许给他李民地好处。
当然,若是蔡京地形象工程审批下来,那又不是几千万贯的事了。
最少今后十年的大宋国库收入,那就都是他蔡京的了。
李民最终抱着万一的幻想问道:“太师大人,这叠石成山的工程,所费可大?”
这要是别人,还真被问住了,最少那些清流,堆一个假山,需要花多少钱。
可蔡京,虽然是一个贪官,可他却是实打实从基层升上来的能吏,就连王安石,以及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也不得不夸赞蔡京的办事能力。
其中,司马光还是因为蔡京乃是从王安石一党中投靠过来的,给蔡京加大难度的考核下,称赞蔡京的。
故此,李民的问题,在蔡京这,也不算是什么问题。
蔡京只是以为李民想多知道一些细节,多确定一下能获得多少好处。
对此,蔡京并不反感。
亲兄弟明算账,总比背后猜疑计较强,有弱点,总比没弱点强。
李民若使除好色之外,还好财,那自然更好控制。
故此,蔡京毫不在意的随口举例道:“具体款项太多,一两日说不完。
不过,既然要叠石成山,这灵璧贡石,总是不能少的。
一块灵璧时,普通的一人高,重万斤的,从江南运到此地,路费也在万余贯。
我计划修建这山,高九十步,长四十五里,虽然不全用这灵璧石,万余块,也总是少不了的。
仅此一项,就需万万贯,其他款项,待得官家批复,老夫也可给先生一个清单,总少了不了先生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