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又对鲁玉他们说道:“三位公子随先生同来听曲,想来也是同道中人,敢请同席畅饮,却也人多快活。
”
说心里话,李民真的很不愿,原本自己包一个单间,哄鲁玉听听歌,吃吃饭,看看舞,也算是一个乐事。
可不待李民开言拒绝,本来就是玩来的鲁玉,本着李民都看不出她装扮,人多玩得也更热闹,已经满嘴好啊好啊的应承了下来。
李民也只得无奈的随着周邦彦去了。
别说,周邦彦这一桌,人倒是不多,除了周邦彦这么一个老家伙外,其他的,倒都是太学院的学生。
显然都是跟周邦彦来的。
李民暗暗叹息:一个为老不尊,带坏了一帮学子啊。
不过,这帮人虽说是学子,可看他们那个年岁也比李民大。
估摸着平均年龄也得在三十往上。
一共有八九个人,看周邦彦很是郑重的介绍李民为一代音乐宗师。
各自都很惊讶。
而在这帮人的介绍中,李民也就记住了三个人。
一个是李民本不是过目不忘的奇才,另一个也是李民根本无心结交一帮只会呻吟一些文章,坐吃等死的人。
若不是李民记住的这三个人,实在是太有各色了,李民也是不会记,记不住的。
这三个人,头一个名叫陈东。
字少阳,丹阳人。
乃是周邦彦头一个重点介绍给李民的人。
说此人两年前入的太学院。
曾在丹阳县学,润州儒学堂念过书。
有大才。
而另两个,却不是大宋人,一个叫耶律国珍,一个叫耶律国宝,却是辽国的皇族,来大宋太学院求学的。
李民隐隐好像对这两个人的名称有些印象,可却也是止于辽国皇族罢了。
再多的,却也想不出来,应该是两个没什么名的人。
不过,这辽国人,而且还是皇族,竟然在大宋求学。
这还真的出了李民的意料之外。
不过,这却也见证了,这辽国的契丹族,果然是中华不可分割的一个民族。
所差的,就是谁来主导这个民族大融合罢了。
故此,李民也就记住了这陈东,以及耶律国珍,耶律国宝。
而在众人落座之后,也不知道有几人看出了鲁玉他们女扮男装,好在有李民坐镇,周邦彦又对李民很是恭敬。
暂时倒也没有人来骚扰李民身边的鲁玉她们。
可周邦彦对李民的热情,却有点让李民受不了了。
没别的,周邦彦可是真心向李民请教音乐的。
李民那晚的两首歌,别人怎么看,周邦彦不管,周邦彦自身却是知道,那是与当代不一个规格的歌。
汉为赋,唐为诗,本朝为词。
都是配合乐曲加以念诵吟唱的。
都是承前启后的发展出来的。
只有能跳出前人的框框,那才是一代宗师。
他周邦彦虽有才,可这境界,却远远达不到,一代宗师,那是不可能了,可若是得到宗师的点播,今后编写新曲,却也算是开拓者。
而且,如今官家最喜新曲。
老是原先的格式,却也不能讨官家喜欢了。
反倒是他那两首新歌,却让官家听得一振。
故此,周邦彦那是真心的想从李民口中掏学问。
只是李民现代歌曲唱唱讲讲都可以,可要配上宋词的宫律等学问,那不是找自残么。
李民又如何能受得了?而就在这时,一旁的陈东,却与耶律国珍发起了争执。
李民暗暗大喜。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