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通过这件事,李民却很想知道水浒传这东西,到底有多少的水分。
毕竟,那鲁熊刚刚说过:南方腊北宋江,天王麒麟镇八方。
这方腊宋江,总还是有的。
那水浒传,还是有点沾边的东西。
而自己对这个年代的认识,又大多集中在这些野史传记中。
不清楚这些东西的水分有多大。
真要用上了,闹笑话,那还是好的。
弄不好,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此外,李民也实在想知道,这宋江方腊俩大造反头子,又怎么成了江湖上的枭雄豪杰?要知道,那宋江,没造反前,明明是一介官吏,怎么又扯到江湖大佬上去了?难道,此时的宋江就已经上了梁山,当了头领,造了反不成?故此,李民随意的让王六替鲁熊挑了担子,在前面领路。
自己却与鲁熊老汉,一边走,一边攀谈起来。
聊过几句闲语。
李民随即向鲁熊请教起江湖局势。
那鲁熊本就有心提点李民这些,闻李民主动询问,当即毫不保留的说道:“这江湖豪杰,义气名望为先。
而论起当今义气名望,那末过于南方的方腊,北边的宋江。
那方腊,睦州青溪人。
乃摩尼教中的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四大使徒中智慧使徒。
平日里,寄身漆工之中。
传播教义,身体力行。
又为人豪爽,仗义疏财,实乃是东南一等一的好汉。
。
。
。
。
。
”
李民听得暗暗吃惊。
李民还真没想到,这方腊没起义前,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名头。
跟以前书中记载的漆园雇工身份,大大的不符。
不过,李民细思之下,倒也觉得有脉络可循。
这方腊要是没有点有根基的话,凭什么他一号召起义,就有那么多的人信服他?还有那么多的高手谋士投靠他?简直就是一呼百应,短短数日内就聚齐了万余人造反。
而且还立马就比正规军还厉害的打下半拉江南。
这怎么可能?唯一的理由,那就是像老郑说的那样:真相往往掩盖在历史下。
只是,方腊这个摩尼教智慧使徒的名号,却让李民不由自主的想起某轮功的大教主来。
暗暗有些疙硬。
而这时,鲁熊已经顺势说道:“若说那方腊是南方的第一好汉。
这北方的好汉之首。
则非宋江宋公明莫属了。
那宋江,山东珲城县人。
人称:及时雨,孝义黑三郎。
虽寄身公门之中,只做一个小小的押司。
可却义气为先。
一支妙笔,不知多少好汉,受其恩惠,脱了性命。
为人更是一诺千金,仗义疏财。
凡是慕其名而访的好汉。
无不受其招待,感其恩义。
实乃是山东的魁首。
。
。
。
。
。
”
李民很是奇怪:虽然这宋江倒也与水浒的介绍相仿,可这官,怎么也成了江湖上的好汉了?不过,李民也就奇怪了一会儿。
可随着听闻:‘一支妙笔’,‘脱了性命’,以及‘仗义疏财’,‘受其招待’。
李民也就有些意会过来了。
要知道李民必竟是一个现代人,思考问题。
少了许多古代得条条框框不说,更多了许多现代得见识。
而互联网上得那种贪官报道,更是屡见不鲜。
以李民的智商和现代见闻阅历。
李民不难想象:这个有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