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先生”们都夸奖狗养的二狗太君是最厉害的学生,相当聪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连一般男人从来不摸的纺线织布,他摸了几天就可以跟那两个“女先生”比赛了,连一贯挑三捡四的禹校长也不得不佩服。有一天,禹校长真诚地建议狗养的二狗太君,找个婆娘成个家,死心塌地地留在天石谷算了,依他的聪明能干,绝对不愁吃穿。如果实在懒得干农活,也可以专门在学堂里当“先生”,由土司府给他开工钱。狗养的二狗太君认真地考虑了一下,说他的确相当喜欢天石谷,可惜自己已经有妻子孩子了,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回去。禹校长就开导他说,哪里的泥巴不埋人?一个能干的男人讨几个婆娘也是常有的事,最好还是乖乖地安顿下来,不要再成天东游西荡胡思乱想了。
烟锅巴听说这回事后,有一天特意跑到学堂里来找禹校长,建议他找“那个史若水的道长”要点“铁心蛊”,然后交给白石寨一个又疯又丑的寡妇婆娘,给狗养的二狗太君下上,这样,他保准就老老实实地天天跟在那个寡妇婆娘的屁股后面东游西荡不再胡思乱想了。
晚上操练结束后,狗养的二狗太君经常到各个话场子去转悠,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更加热闹起来,老老小小都争着跟他开玩笑出风头,狗养的二狗太君总是笑眯眯地尽量满足众人。开够了玩笑,狗养的二狗太君就向大家详细打听从女娲造人补天直到美国飞鸡飞来下蛋,从夫人土司禁种大烟到大东巴跳神,从黑石寨的血水井到长皮第一个看见的那个月亮,从史道长的九龙鼎到烟锅巴的饭碗,又从烟锅巴准备叫白石寨的寡妇婆娘给他下的“铁心蛊”,到传说中史道长“捉鬼卖”的种种符号等类的大事小情。不光听,还拿了个本子边听边记,比那些学堂娃娃跟着“先生”学写字更上心。
排队,走路,刺杀,瞄准;瞄准,刺杀,走路,排队参加操练的人纷纷“请假”(狗养的二狗太君起的名字,使用这个名字自己走路,就可以不用排队、刺杀、瞄准,也不会像三癞毛一样鬼哭狼嚎)。终于有一天晚饭后,操练场上只见狗养的二狗太君和高山峻一人拿根棍子面对面地站着,像要准备单打独斗的样子(像当年上善观学堂到最后只剩下史道长和高山峻一样),倒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连十多天没有露过面的“监督官”姬姜,也领着草乌箭跑来了。
有一天晚饭后,终于有几个“请假”的人,零零落落地来到操练场,却不见狗养的二狗太君像往常一样,早早就守候在那里。等到天都快黑了,还不见狗养的二狗太君从土主庙出来,问几个狗腿子,都回答说不晓得去了哪里。高山峻跑到狗养的二狗太君的住处去看,不见有人,只看见墙壁上用白膏泥写着几行字??
请记着我教给你们的一句话:乱开玩笑会害死很多人!总教官犬养次郎。民国三十二年夏谨记。
当天晚上,天石谷三千多号人中,有差不多两千人和几乎所有的狗,参加了由禹三少爷亲自命名的“撵山搜狗”行动。两千多人狗分成数百小队,上千支火把在天石谷各村各寨各个角落、田间地头和周边山野森林间飘移,暗淡了满天繁星。
个子最长、跑得最快的长皮,领着阿茹娜(长皮说她是天石谷跑得最快的女人)和九龙蛊(自然是天石谷跑得最快的狗,虽然咬不赢草乌箭,但跑得赢),穿着那双一直舍不得穿的大头皮鞋,威风凛凛地一气跑上九曲十八弯路山顶上的那座“哨所”,叫五个在哨所值守的汉子,跟着他继续“撵山搜狗”。
那五个貌似精明强干的汉子,自然不会跟着名列“五大憨包”的长皮去冒险,而且土司府有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走出以三座哨所为界的天石谷范围之外。因为有九龙蛊在一旁虎视眈眈,两匹守哨所的狗吓得夹着尾巴只哼哼,五个汉子也不敢强行阻拦长皮和阿茹娜。没想到长皮竟然好像记得一路上所有扣子、竹签、压木、夹子、滚石、暗弩、陷阱等的准确位置,和阿茹娜、九龙蛊一路追到被断路封山的一条难以逾越的大箐沟边,才又毫发无伤地返了回来,接着一溜烟沿九曲十八弯路跑下去了。
“撵山搜狗”行动持续了三天三夜。到第二天晚上,参加行动的人少了一半,到第三天晚上,又少了一半。狗养的二狗太君,就那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地凭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