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朕没有给他机会吗?之前所做的事情朕都可以原谅他,甚至在讨伐南诏时,以他的功绩可能封侯吗?”李俊解释道。
“但世子妃成了你的玉妃这是不争的事实。”玉娘一时最快便将这件藏在心中许久的愤慨说了出来。
“你终于说出来了,这就是你心中的刺。这根刺使你每日寝食难安,现在说出便是要将这根刺刺入朕的心脏。”李俊不怒反笑道。
“为什么?为什么你一定要逼我?”玉娘泪水慢慢的滑落。
“是你一直在逼朕。”李俊无奈的摔坐在龙椅之上。
“看在你们夫妻一场的情份上,希望俊郎可以饶恕斌儿不死,只要俊郎不杀斌儿,我愿意带着他永远的离开你的视线,从此以后不再出现在你的视野中。”玉娘说完便将头重重的磕在了大理石地板上。
“去吧。朕答应你。”李俊听到玉娘再次称呼自己俊郎,这使李俊真的下不不定决心,最后只能答应了玉娘的要求。
五月十三,西卫十万大军一举拿下大施城,海侯罗志海立刻集结大军十三万在铁桥城打算坚守待援,因为他已经了岳父段思明的消息,七日后段思明就会率领二十万大军赶至铁桥城,届时他们就会给西卫来一个南北夹击。
同月北卫十万大军一连攻下建昌府,沙也城以及俭浪驿三地,在阳蓬岭与李斌率领的十五万大军相遇。
阳蓬岭,南诏大营。
“大王,我们还是先返回阳苴咩城,等各部援军到齐之后再与北卫决一死战。”简师阳这个时候只想先离开此地再说。
“如今北卫士气正高,我们要避其锋芒,伺机而动才是上上之策,请大王速速决断。”良侯段思贤立刻复议。
“唐军原来疲惫尚且可以一连攻下我三座险关,足见其勇猛,若是我们现在不战而退,只会令我军士气低落,反而助长了敌军气焰,此事玩玩不可。”李斌思之再三还是拒绝了两人的建议。
“大王,如今明侯率领二十万大军驰援铁桥城,我们的兵力实在不足,若是这个时候与唐军硬拼,我们担心会失去与唐军最后一战的机会。请大王明察。”简师阳做最后的努力劝谏。
“本王已经派出两路使者前往洪州以及汴梁向吴国与梁国请求支援,本王相信不出半个月吴国兵马便会先期到达南诏。到时候,唐军便会背腹受敌,本王要将他们一举歼灭。”李斌信心十足的冷笑道。
“大王三思。先不说当日的结盟早已经是昨日黄花,现如今以吴国与梁国的关系,吴国会出兵救助我们吗?再说梁国,现在梁国主持大局的是太子朱友贞,但他也不会轻易决定出兵南下,因为我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吴国,如果吴国乘机将梁国大军歼灭在矜中道,那梁国岂不是得不偿失?”良侯段思贤赶紧上前劝说。
“无论如何,本王是不会撤军的。”李斌不得不承认段思贤分析的有道理,但现在让他一遇到唐军就夹着尾巴逃走,他办不到,因为自己无法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个难以明说的理由。
“若是大王坚持,那恕微臣无礼,稍后微臣便会率领本部人马离开阳蓬岭,请大王保重。”良侯段思贤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大帐,丝毫不顾及李斌的感受。
“大王保重。”宝山侯简师阳也施礼退了下去。李斌见这个时候自认的阵营之中竟然有人敢不从号令,越想李斌心中便越发难以容忍,似乎李俊正在嘲笑他的幼稚与无能。
“来人。”李斌猛地起身朝大帐外喊道。只见一名亲卫进来施礼。
“立刻召萧将军前来见本王。”李斌吩咐道。
“回禀大王,萧将军昨日出营便再没有回来,派出去搜寻的探马也没有发现萧将军他们的踪迹。”亲卫立刻回禀。
李斌闻言知道萧戟是凶多吉少了,便立刻吩咐亲卫整顿军马,他自己则返回大帐披上战甲,打算亲自去解决段思贤与简师阳这两个贪生怕死之辈,否则自己这个南诏王岂不是成了傀儡?
段思贤与简师阳离开后,立刻下令自己所部全部整装待发严阵以待,段思贤深知李斌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让他们率军离去,为了防止意外变故,段思贤已经下令,若无他的将令大军不可擅动。简师阳此时则以段思贤马首是瞻,因为在南诏九侯之中,有四位侯爵是段家自己人,再加上他越析族那就是掌控了一半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