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舍族剑川侯白奎,乌蒙族石城侯乌拉德仁,浪穹族长城侯范羽以及施浪部开南侯施恩反对出兵攻打安南部,如此一来便是五比四,只余下李斌一人尚未表态。若是李斌支持明侯等五位主战派,那出兵便是无可挽回的;若是李斌支持范羽等四位主和派,那今日的结果就是五比五,是否出兵只能继续等待,直到有人改变初衷。
“本王打算,出兵安南部。”李斌思索再三,终于表态。虽然范羽已经心中有数,但亲耳听到李斌的决定依然使他身子一颤,看来此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天德四年四月初七,南诏九侯各自出兵四万,由李斌亲自挂帅,明侯为左路主帅,越析族宝山侯简师阳为右路主帅,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赶往和蛮部元阳府。消息不久便传到了益州白虎堂,李俊立刻召集将领商议对此。
由于这次南诏主帅是李斌,所以诸将都沉默不语,李俊看了看诸将微笑道:“如今南方唯一一位效忠我们大唐的侯爵正在被围攻,难道各位就无动于衷吗?”
“请陛下下旨。”西卫将军狼山侯周波迈步上前请命。
“请陛下下旨。”北卫将军定远侯钱超也上前请命。
“请陛下下旨。”其他各卫大将军,将军也不得不上前请命。
“朕知道你们顾忌什么?常言道战场无父子,今日李斌给了我们收复南诏的机会,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看他溜掉吗?当然不能。我们的大军已经很久没有活动过了,也许有人已经记不清我们大唐九卫的骁勇善战,那就让南诏这群反复小人知道什么才是背叛的下场。”李俊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提高声音道:“西卫将军周波,北卫将军钱超。”
“末将在。”两人单膝跪地抱拳恭候李俊的旨意。
“命西卫将军周波率领十万西卫大军为左路大军,进攻铁桥城,之后一路南下。命北卫将军钱超率领十万北卫大军为右路大军,进攻昆明城,再挥军南下与西卫配合一举扫平南诏。”李俊君令下达,大唐这不战争机器再次动了起来。
“末将领命。”周波与钱超起身接令。
“此次攻伐南诏,你们二人要记住三点。第一,准许你们携带大量的手雷作战,但,若是南诏军抵抗微弱,便不可擅杀。第二,若是与李斌大军遭遇,一定要打出我们大唐的雄风,无论结果如何朕会承担一切后果。第三,浪穹族长城侯范羽是宜嫔范晓贞的父亲,他一直在给我们提供南诏的情报,所以必须善待浪穹族族人,必要的时候可以由范羽出面劝说其他部族归顺大唐,只要他们真心归附,你们便可以接受他们的投诚,若是有人执迷不悟非要寻死,那就让他去见子法王吧。”李俊特别交代道。
“遵旨。”周波与钱超纷纷躬身施礼。
“我们兵发南诏一定会出动梁国与吴国的注意,吴国朕倒是不怕,朕只是担心梁帝朱晃再次集结他们三国大军再次攻伐剑南道。”李俊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陛下大可放心,自从梁国灭掉了晋国,梁国看似已经成了九州国力最强的一方。加上辽国元气大伤尚未恢复,此时绝对不会接受梁国的邀请南下,因为辽国目前最大的对手不是大唐而是梁国。至于吴国就更不可能与梁国联合了,现在吴帝杨行密正愁没有人找梁国的麻烦呢,他怎么可能帮助梁国?所以现在出兵南诏是最佳时机。”逍遥侯鲁宁立刻上前分析道。
“鲁军师所言甚是,如今的确是出兵南诏的最佳时机。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其他各卫也要进入备战状态,严防突发事故。只要将南诏拿下,我们便再无后顾之忧,到时候朕要让天竺知道拒绝进贡粮食的后果。”李俊点头道。
“陛下若是想要给天竺教训,只需等攻下南诏之后,派一名能言善辩之人足矣。”吏部尚书崔明远上前分析道。
“舅父认为何人可以胜任如此重任?”李俊想了想觉得崔明远说的很对,天竺兵力的确无法与大唐九卫相提并论。
“阳苴咩城天龙寺主持慧明禅师,慧明禅师曾今在天竺学法三十余年,与天竺许多高僧相熟,只需此人走一遭天竺,天竺国君必然遣使来臣服。”崔明远举荐道。
“好,此事便交由舅父处理,若是慧明禅师无法说服天竺国君,那朕就只能让天竺国君去与我们的十万铁骑商谈了。”李俊信心十足道。
“陛下圣明。”众臣纷纷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