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君养成计划 > 分卷阅读458

分卷阅读458

。′n.y\d·x~s¢w?.~c-o/m~

天灾不是闹着玩儿的,万一真旱到赤地千里,就算有吕布在也无济于事,饿肚子的百姓比身经百战的士兵更可怕。

傻小子说暂时不缺粮,可他之前没经历过大旱,哪里知道旱起来粮食消耗的有多快?

戏焕将桌上的信件捡起来,又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两遍,然后劝解道,“信上已经写的很明白,他心中有数,实在扛不住了会写信回来,不会为了面子硬撑着。”

别的年轻人可能会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小将军不会,面子在他那里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管用。

荀彧无声叹气,“明光这半年来得罪的人太多,多防备些没坏处。”

那小子实在太放肆,弄得他在豫州也跟着提心吊胆。

早先去青州的时候只说要用考试的法子来选官应急,青州好几年没有主官,将近三分之一的百姓都加入黄巾,民生凋敝内乱不休,确实需要在短时间内提拔大量基层官员来应急。,如!文*网, /已/发.布^最!新\章_节^

延请大儒开办学堂也能理解,教育是夺得未来的关键,应急的同时也得为将来考虑。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凡有点志气的主官到任之后都会从教育入手来宣扬人才不问出身有才就能任用。

实际上看不看出身只有各家主官自己明白,反正明面上都会用不问出身来招揽寒门学子。

任用寒门学子,和培养寒门学子,二者截然不同。

经学典籍掌握在世家手中,寒门学子就算学也是困难重重,能学出来的终究是少数。

特意延请大儒培养寒门学子就不一样了,世家子平日里高高在上自觉生而不凡,实际上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没那么大,除去极少部分天才,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的。

世家有家学可以一代一代的培养族中子弟,寒门却没这个条件。然而真要有愿意培养寒门子弟的书院出现,世家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朝中官职一共只有那么多,地方官署的官职也是固定的,和官吏相比永远是百姓的数量多。*x~z?h+a-i!s+h,u!.~c¨o_m-

和世家子的数量相比,也永远都是寒门子弟更多。

此消彼长,以天下寒门子弟的数量,真要唯才是举的话不出百年世家便会被打压的无处容身。

都说世家子弟沾亲带故会互相偏袒,寒门子弟掌权后难道不会偏袒同为寒门出身的人?

别说宫里的杨太傅担心,他看透之后他也担心。

戏焕手肘抵着几案撑着脸听荀彧担忧将来,听着听着就笑了起来,“没想到在文若眼里天下世家竟都是打不还手的小可怜。”

郭嘉也乐了,不再趴桌上当不存在,而是怪里怪气的演道,“世家寒门此消彼长,真要开了这个口子,我世家子弟该如何是好啊?”

荀彧:……

“不要笑。”

旁边俩人收了笑意,然后对视一眼,再次没绷住笑了起来。

荀彧两眼空空,木着脸等两个人笑完。

世家大族可能不会像他刚才说的那样落魄,但是受到的冲击肯定不会小。

就像两户人家,一户富庶一户贫穷,这时候忽然有人过来赚取富户的钱财来接济穷人,就算手段正当,富户能受得了贫穷的邻居逐渐和他平起平坐吗?大概率接受不了。

现在就是这样,世家和寒门对立了数百年,肯定不会放手让寒门能肆无忌惮的往上爬。

临淄的书院今年刚开始招收学生,授课的几位大儒年纪也都不小了,只要解决掉书院后面的荀明光,就算他们不动书院,等几位大儒百年之后书院也会名存实亡。

稷下学宫都能随齐国的灭亡而消亡,临淄这才哪儿到哪儿?

何况那小子干的不只这一件戳世家心窝子的事,之后下的那条均田令更是明摆着要和世家过不去。

更过分的是,那均田令推行之前完全没和他们商量,他还是在青州开始给流民分田之后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就是那小子不在跟前,不然他非得……

唉。

在跟前又能怎样,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还能拦着不成?

问题在于傻小子太过大胆,得罪人之前还不和家里打招呼。

连家里都不通知,想必是已经考虑过被群起而攻之的后果。

怎么着?真到那个时候家里还能帮着外人不帮他?

荀彧已经在信上叮嘱过很多次让那臭小子三思而后行,非要得罪人的话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年纪轻轻的千万别因为粗疏大意折在外面。

看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