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完这个假,就该去市里上班了。”
“去市里?”高小离惊异地问:“嫂子调去哪了?”
“市人大吧。”魏如春微笑道:“市人大正好缺个专职副主任。老于调去了,想带几个信得过的人过去,你嫂子刚好合适,就去了。”
高小离看着魏如春满面春风,得意洋洋,不禁在心里骂道:“狗日的魏如春,你不知道于大头给你戴了半辈子的绿帽子了吗?什么信得过啊?他们肚皮亲,自然信得过。”
心里想归想,嘴上却说:“这确实要恭喜。嫂子去市里工作,魏镇长你过不了多久,也该去市里工作了。”
魏如春摆摆手道:“我就不去了。我习惯呆在乡里了。去大城市还真不适应。”
聊了一会,魏如春将王家友夸赞了好一阵。说当初要不是王家友伸手拉了他一把,现在的宁乡镇怕是变了天了。
魏如春压低声说:“我还无所谓,关键是老林。当初要挪用扶贫资金办笔会,我是坚决反对的。但老林也是没办法啊,县里压下来要办,又不出钱。我们宁乡镇一年到头没几个钱收入,哪里有钱来办笔会啊?这不,刚好上头来了一笔扶贫款,老林的眼光就盯在扶贫款上了。”
“我劝老林说,扶贫款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的,谁乱动,谁死。可老林就是不听,说办不好笔会,会先死。”魏如春严肃地说:“老林来我们宁乡镇,也是屈了他的才了。”
高小离抱歉地说:“当初办笔会是我的主意,也没想太多。我当时就一个想法,借办笔会的机会宣传宣传一下宁乡镇,顺带着将竹村也宣传一把。好为工艺品厂造势。要是早知道会有这么麻烦,打死我也不干的。”
魏如春笑道:“小离啊,你办笔会,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我跟你说,没有笔会,上面的领导有几个记得我们宁乡镇啊?这不,笔会一办,市委张书记都特别有印象,我听老于说,张书记几次在会上提起我们宁乡镇说。所以,这个功劳还得记得你的头上啊。”
魏如春称赞高小离之外,其余的话三句不离王家友。他已经知道王家友是高小离的大学同学,王家友一出手就解决了他们挪用扶贫款的问题,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要知道在王家友将亏空的扶贫款补上不到三天,市里就来了工作组了解扶贫款的使用情况。
“你的同学,算是救了一个宁乡镇。”魏如春喟叹道:“扶贫款是条高压线,谁动谁死。没有你同学王老板,整个宁乡镇怕是早就变了天了。”
魏如春每一提到王家友说话,旁边的许叶就有些坐不住。
她打断魏如春的话说:“魏镇长,王家友这人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他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