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秦皇帝,统一六国的他,自然清楚新群中人的心思。·s~i`l_u?b¨o′o.k-..c?o*m¨
吕不韦等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嬴政。
他们似乎想探知陛下对白零的看法。
但结果注定让他们失望,嬴政神色平静,仿佛对此事毫不在意。
“李信,你先说说你的意见。”
过了一会儿,嬴政开口问身旁的李信。
李信是秦国名将,地位并不在场中任何人之下。
听到询问后,他立刻站起,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臣认为此次白零为我大秦扬了威,应当重赏。”
虽然李信从未见过白零,但从其事迹和行事风格来看,他十分欣赏此人。
甚至在他身上,李信看到了武将一脉复兴的迹象,他怎会错过这个机会?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他心里明白。
如今名义上是文武并重,实则文臣势力日益壮大,武将正逐渐被边缘化。
“启禀陛下,臣认为李信将军说得对,若不重赏这位年轻才俊,日后大秦如何吸引人才?”
尉缭子听完李信的话,立刻起身附和。
嬴政微微点头,随后转向吕不韦问道:
“亚父怎么看此事?”
吕不韦闻言心中一紧,但仍强撑着站出来答道:
“启禀陛下,臣认为白零不宜重用,应加以防范。”
吕不韦话音刚落,赵高和李斯便立刻站出支持。
“陛下,白零杀性太重,两战杀了数十万胡人,其中还包括降兵!”
“陛下,应当谨慎对待白零,就如当年的武安君白起一般。+b\q′z~w?w·._n\e·t?”
听到“武安君”三字,殿中文官纷纷皱眉,随即纷纷附和吕不韦和赵高的观点。
李信与尉缭子则带领手下将领进行反驳,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
原本只是一场关于册封的讨论,如今却演变成了文臣与武将之间的争执。
白零尚未回京,便己引发朝中重臣的纷争。
嬴政静立殿中,冷眼旁观两派激烈争论,始终未发一言。
他内心其实十分赞同白零。
甚至有意将其提拔为朝中重臣。
但眼下局势复杂,他必须慎重行事。
他并非畏惧吕不韦等人反对,在他看来,这些人不过是无足轻重之辈。
身为大秦君主,昔日六国尚且未曾令他畏惧,何况是这些权臣?
他真正担忧的是白零的安危。
若贸然册封,日后势必引来无数暗中算计。
而白零年纪尚轻,如何能应对这般局面?
因此,嬴政在心中反复思量,思索该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咸阳城外,一人一骑疾驰而过。
一名斥候高举信件,策马狂奔。
“八百里加急!”
城门处,守兵迅速疏散人群。
斥候毫不停留,首奔皇宫而去。
身旁的士兵问身旁将领:“将军,这八百里加急会是什么事?”
将领翻了翻白眼,语气不善地说道:“我怎么知道,快点开门!”
士兵笑了笑,立即开始忙碌。
斥候一路飞奔,最终抵达皇宫。
内侍接过信件,层层传递,最终呈到嬴政面前。_墈`书.屋- ^首!发*
嬴政毫不犹豫地拆开信件,看完后放声大笑,连说了三个“好”字。
……0……
殿中的吕不韦等人见嬴政笑声爽朗,心中顿时不安。
他们清楚,每当嬴政如此大笑,往往意味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此刻的嬴政,是真的高兴。
白零,实在太像他了。
他恨不得立刻见到这个年轻人。
他是个老战士,其实不过是个年轻的战士。
这让嬴政感到十分惋惜。
小家伙,今年才二十岁?
若当年没有发生那件事,自己的儿子也该是这个年纪了。
想到这里,嬴政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恢复了平静。
白零年仅二十,便己让胡人节节败退,甚至己经深入敌境。
而自己的几个儿子又在做什么?
扶苏虽然待人宽厚,但太过迂腐,带着一股儒家的酸气,令嬴政并不喜欢。
至于胡亥,残暴无情,毫无才能,更是让他十分头疼。
嬴政统一六国,深知大秦未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