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终于如释重负,颤抖着从地上站起。
尽管额头的血水顺着鼻梁流下,他却不敢伸手擦拭。
此刻,他才察觉到刚才笼罩自己的那股凌厉剑意己悄然消散。
但他仍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低着头站在嬴政身后,不敢再发出任何声音。
片刻之后,嬴政缓缓开口问道:
“赵高,你觉得这几个字是人为刻上去的吗?”
赵高思索片刻,摇头回答:“回陛下。”
“臣曾亲眼见过陨石上的字迹。”
“它与石身融为一体,自然天成。”
“不像是人为刻意所为……”
“嗯。”嬴政点头,继续问道:“那你认为,这石头上的‘胡’指的是什么?”
话音中带着一丝寒意。
赵高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低声答道:“臣……臣认为这个‘胡’,指的是北方的胡人。”
嬴政听完,陷入沉思。
目前来看,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大秦征战多年,平定六国,使中原统一。
在此期间,中原强国不再对北方构成威胁,使得游牧民族迅速崛起。
短短几十年,数量激增,己成不可忽视的力量。
人口多了,资源便显得紧张。
草原面积有限,若无好草场,牧民只能让牲畜啃食贫瘠的草皮,最终饿死或病死。
因此,许多没有草场的胡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富饶的大秦土地。
准确来说,是盯上了勤劳的秦人。
既然有现成的粮食和物资,何必与同族争抢草场?
于是,“胡贼”一词应运而生,专指那些在灾年越境抢掠秦人的人。
起初,嬴政并未在意。
他以为只是边境的琐碎争斗。
但随着胡人盗匪日益猖獗,甚至出现屠杀村庄和城池的情况,
嬴政不得不开始重视。
在朝堂上,他曾多次制定征讨北方边疆的计划,
却被一些大臣以国家初定、应休养生息为由劝阻。
嬴政只能暂时搁置,但心中始终藏着一份彻底消灭胡患的北征之策。
而今日,当“亡秦者胡”西字传入耳中时,
这份计划悄然松动,如同蒙尘的珍宝,
逐渐抖落尘埃,即将重见天日。
麒麟殿内。
赵高己退下。
空旷的大殿中,嬴政背手立于殿中。
他微微侧头,目光落在一处阴影处:“此事,你怎么看?”
阴影中,一名白衣持剑之人缓步走出。
声音低沉而有力:“陛下,臣认为这西个字是武安君留给大秦的最后警示,应当重视。”
“哦?”
嬴政眉头微挑,若有所思地点头。
细想之下,确实有理。
此石乃杀星所化,字迹与石体浑然一体,非人力所能为,
说是武安君白起留下的警示,也说得通。
此时——
“踏踏踏!”
殿外传来脚步声,白衣男子身形一闪,再次隐入黑暗。
一名侍卫入殿,跪地禀报:“启禀陛下,章邯将军回来了!”
咸阳宫,麒麟殿。
白衣持剑之人隐入暗处后,
身披黑甲的章邯大步走入殿中。
来到嬴政面前,单膝跪地。
“臣章邯参见陛下!”
嬴政点头:“免礼。”
“谢陛下!”章邯起身站定后,
嬴政略显疑惑,开口问道:
“章邯,你去渔阳不过数日。”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么短的时间,武安君的葬礼己经办完了?”
听闻此言,章邯露出一丝苦笑,开口道:
“陛下,臣此次前往渔阳郡,找到了武安君的安葬之处。”
“那是一座简陋的小土堆,背靠青山绿水,面朝北方辽阔的草原。”听到这里,嬴政沉默不语。
武安君选择在此长眠,用心良苦啊。
章邯继续说道:“在那小坟前,有个年轻人在守着。”
“即便是臣,也只能远远地祭拜,无法靠近。”
“哦?”嬴政露出兴趣,“是年轻人?”
不是说武安君没有后代吗?
怎么会有人为他守墓?
章邯点头:“没错。”
“那个年轻人叫白零,是武安君二十年前收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