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晋末芳华 > 第六十三章 父子相见恍隔世

第六十三章 父子相见恍隔世

了初到丁角村的经历,这段记忆很是模糊,所以王谧也便简略应付过去。

直到说了母子两人得病,这便是王谧亲身经历,所以便详细地多,当王谧说到安葬了母亲李氏的时候,王劭肩膀耸了一下,随即又岿然不动。

借着王谧说到招揽流民,挖渠引水,开垦田地等事,王劭却显得有些不经意,王谧见状也不多言,便寥寥几句说完。

王劭沉默了片刻,指着棋枰,“听顾骏说,你棋力很高?”

王谧回道:“禀阿父,只是闭门造车,会些生僻路数而已。”

王劭拈起一颗白子放上棋盘,王谧会意,当即提起黑子放上,两边很快就摆好四颗棋子。

王劭一边落子,一边问道:“这些年,看什么书?”

“字练得如何?”

两边一边下棋,一边对话,王谧知道这是王劭考教自己,当下屏气凝神,小心应对。

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年他专注围棋,练字读经的时间自然少得多,加上没人指导,怕是很难让王劭满意,所以也只能盼着勉强应对过关。

中间王劭问了几个略为生僻的老庄之论,王谧搜肠刮肚应对,但王劭话锋一转,突然转入佛理,“庄子曰学者,学其所不能学;行者,行其所不能行。”

“金刚经却云,未亲近诸佛者,不能听闻是微妙法。”

“汝觉两者可有对立,何者为胜?”

这下大出王谧预料,他不知道王劭用意,毕竟此时士族谈玄,老庄和佛理皆有不同偏爱者,谁知道王劭更喜欢哪一个?

王谧硬着头皮思索片刻,出声道:“庄子此言,乃是鼓励真正的学者行者,突破常规和自身局限,尝试做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事情,达到更高的智慧,便是谓之无为而无不为。”

“金刚经此言,强调空性无我,表明要追求深奥的道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修行基础才能涉足,不能好高骛远,而是要日月积累,方能一步一个脚印深入。”

“严格来说,两者并不完全对立矛盾,只不过是看待事物的一体两面罢了。”

王劭出声道:“庙堂之上,何为行所不能,何为亲近诸佛?”

王谧心道这都是些什么送命题,难道这些问题是皇帝问你的?

他虽腹诽,还是仔细思考后答道:“身处高位,容易被五障所迷,陷入追名逐利之举,古有名士谈玄,洗涤心障。”

“庙堂之上,更有规则礼仪,但若拘泥于此,固执认定某物某事为佛,相信永远不会出错,便会容易滋生执念妄念,需破除我执,若能力不足者,则会适得其反,不如无为而治。”

王劭紧紧追问:“那该如何去做?”

王谧答道:“以清净之心治天下,以慈悲之心渡众生,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两人对答时候,一直是在落子,王劭提问,王谧应对,显然是需要更多的心力思考。

加上王劭提的问题极为刁钻,所以王谧几乎是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对答上,落子全凭感觉,但这些年的功夫,终于是收到了成效,到现在几十手下去,王谧不仅避过了王劭两次陷阱,还隐隐有反击之势。

这下大出王劭预料,其实先前顾骏回来后,王劭已经非常详细地问明了情况,其中内容,已经是让王劭非常惊讶了,所以今日才故意出了难题,考验王谧的深浅。

然而从应答上来看,王谧的对答,比王劭见过的大部分士族官员都高明许多,那些人只知互相攻讦对方言语漏洞,而王谧却能将两句看似截然对立的话进行调和,可谓不在一个层次上。

尤其是那句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振聋发聩。

王劭心里五味杂陈,王谧表现不可谓不好,而是太好了,且其在丁角村中,无人教导,纯靠自悟就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准,说明天资聪颖,远不是自己其他儿子所能相比的。

这王劭他心中竟然升起了一股后悔的念头来。

选王谧过继,自己是不是亏了?

王劭这一愣神,手下棋路反而先乱了,随手一子下去,才反应过来,暗道要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