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地处长江南岸,和北岸遥遥相隔,江面有四十余里宽,但码头军镇几乎全部建在南岸,且船只若无事时,皆要求停于南边,此是吴国时期,便传下来的先例。_d.i.n/g.d`i-a_n/s¢h!u.k¨u\.?c.o/m?
这种做法,保障了南岸以为长江屏障的功用,使得南岸可以出兵北伐,北面军队却难以过江,所以自京口码头出现的千百年间,北边渡江多会弃京口而选建康西边更为狭窄的采石矶江面。
《读史方舆纪要》:“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渡江者十之九,从京口渡江者十之一,盖以(采石)江面狭于(京口)瓜洲也。
客船从南向北往江心行驶的过程中,北边却是不断有点点小船往南岸驶来。
两边行船擦肩而过时,王谧和青柳刚吃完饭,正欲搬出棋盘对弈,青柳将竹帘打起,两人看到对面小船皆是摆渡所用,颇为粗陋,船尾有个艄公划桨,只有乌蓬一顶遮风,数名风尘仆仆,衣着褴褛的人瑟缩其中,脚边有些不多的行李布囊。
其形状面貌,似是北面逃难过江的流民。
北面淮河流域并不安定,时常受胡人骚扰,除了实在跑不动的,有余力的流民还是选择过江,毕竟南岸是战火从未波及到的地方。
流民南下的路线大致有三条,关中逃往荆州,冀并逃往合肥,而徐兖一带,则是逃往京口。看书屋晓税网 冕废跃渎
自古以来徐兖两州便是富庶之地,人口众多,所以占了南下流民相当大的比例,永嘉之乱中,光徐州逃往京口的流民就有四十万,其中半数都被安置到了丁角村所在晋陵郡。
时至今日,因前燕和东晋不断在黄淮流域交战,还不断有流民逃入晋陵,多者一年上万。
而这也是江东士族所欢迎的,此世南岸土地大部分还处于蛮荒,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急需北方劳力,故这些流民在当地很受欢迎,盖因土地远多于人也。
王谧收留的百十人,在其中根本不算什么,他面对的根本矛盾,是在丁角村的上限已经锁死了,即使将丁角村全部掌握在手中,也不过是能得到上千流民,对于王谧将来的路,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所以他必须要去建康,取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机缘,因为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原势力会进行大洗牌,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之后就是做的再好,也比不上谢安刘裕,两人天纵之才,最后不也失败了?
客船行了足足二十多里,才上了江心,这里作为世家大族的专用航道,几乎已经没有了船只,显得空空荡荡的,和旁边十里处连绵不绝的商船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也正因如此,即使天色渐黑,行船相当安全,不过船上水手还是很快点燃了四方防风船灯,将其用竹竿挑着,挂在了客船前后四角上。?精e2武×小?¥e说?1网ˉ|` 2?)已@′e发|De布1+ˉ最?新|`?章¤[?节_&
船灯外面是竹篾编织,蒙以细纱防风,里面是个窄口油灯,上面开口,让烟气流走,不至燃了外壳。
随着夜色降临,天幕完全黑了下来,皓月当空,繁密的星光纵跨天际,流光逸散,星光长河和地上长河交相辉映。
这种前世已经看不到的银河瑰丽景象,让人心旷神怡,更兼在船灯和星光的吸引下,江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水泡,伴随着哗哗水响,无数游鱼从水中跃出,在激流中争渡。
彼时长江鱼类有数百上千种之多,多有后世已经见不到的稀有品种,短的有数寸长的鲥鱼,长的有丈许长的江豚白鲟,其引得青柳发出阵阵惊呼。
王谧笑道:“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这是《小雅?鱼藻》,窗外传来顾骏的声音,“君子之思,祝兹王上,思古追今,当饮美酒。”
王谧打开舱门,将顾骏迎了进来,同时让青柳摆上酒具,又将前时周平送的酒坛拿出,拍开泥封,便有扑鼻酒香溢出。
顾骏翕动鼻子一闻,便出声赞道:“好酒!”
“没想到丁角村也有这等好酒,不像建康周围,倒像是衡阳附近的酃酒,这可不是能轻易得到的啊。”
司马炎建立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