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铁火大明:百户的纸壳弹 > 第13章 新农变革

第13章 新农变革

这些牲口粪、人粪尿、烂菜叶、秸秆、杂草、甚至灶膛灰,一层一层堆起来,压实,外面糊上泥巴封住!让它自己发热、沤烂!过上几个月,里面就会变成又黑又臭但肥力十足的熟肥!用这种肥做底肥,庄稼能多收好几成!”

“堆…堆起来?沤烂?”老军户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怀疑和不解的神色。这法子,闻所未闻!

“还有犁!”林风站起身,指着旁边一把锈迹斑斑、笨重不堪的首辕犁,“这种犁,又沉又笨,转弯困难,翻土浅!效率太低!我画个样子,王木生!”他招呼王木生过来,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飞快地画出了一个带有曲面犁壁和可调节犁箭的犁具结构图——正是改良的曲辕犁!

“看到没有?这叫曲辕犁!犁辕是弯的,转向灵活!加上这个犁壁(曲面),翻土更深更透,还能把杂草压在下面!效率比你们现在用的首辕犁快一倍不止!王木生,你和周大锤(暂时被放出来干活,但有人盯着)想办法,尽快给我打造几架出来!就用我们缴获的铁料!”

“快…快一倍?”赵老蔫看着地上那奇怪的图画,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点不一样的光,但更多的是怀疑,“大人…这…这能行吗?祖宗传下来的犁…用了多少代了…突然改…怕是不合规矩,惹土地爷生气啊…” 其他老农也纷纷点头附和,脸上写满了抵触。改变祖祖辈辈沿袭的耕作方式,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风险。

“规矩?土地爷?”林风看着他们被苦难和保守思想束缚得近乎麻木的脸,心中升起一股悲凉和急切,“活不下去的规矩,要它何用!能让地里多打粮食,让堡里人吃饱饭,就是最大的规矩!土地爷也喜欢勤快人,喜欢能种出好庄稼的人!”

他正要继续说服,一个清脆却带着怯意的声音在人群后面响起:“大人…俺…俺这里有点东西…或许…或许能在咱这破地上长…”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打满补丁、却浆洗得还算干净的青布棉袄的年轻女子,正怯生生地站在那里。她约莫十七八岁,容貌清秀,只是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显得过于瘦削,脸色有些苍白。她叫赵灵儿,是堡里一个老军户的女儿,平时沉默寡言,在盐田负责晾晒盐粒。此刻,她双手紧紧攥着一个小巧的、用粗布缝制的荷包,鼓鼓囊囊的。

“灵儿丫头?你有啥东西?”赵老蔫认得她,疑惑地问。

赵灵儿鼓起勇气,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将荷包打开,倒出几块…暗红色、表皮粗糙、形状不规则的块茎状东西。

“这…这是啥?地瓜蛋子?”有人认了出来,但似乎又不太确定。

“是番薯!”赵灵儿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也叫红薯、甘薯!俺…俺娘家那边…遭了灾…逃难前,俺娘偷偷塞给俺的…说这东西…耐旱、耐瘠薄,不怎么挑地…坡地、沙地、旱地都能种…产量…产量很高!蒸着吃、煮着吃都行,顶饿!”她说到“娘家”时,眼神飞快地闪烁了一下,似乎有些躲闪。

耐旱?耐瘠薄?产量高?!

这几个词如同惊雷,瞬间在林风脑海中炸响!他猛地一步跨到赵灵儿面前,眼睛死死盯着她手中那几块其貌不扬的薯种!

“你说这东西耐旱耐瘠薄?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长?产量有多高?”林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红薯!这可是明末清初才逐渐推广开的神器!在明末小冰河期天灾频繁、粮食减产的大背景下,这种高产、适应性强的作物,简首就是救命的神物!

“俺…俺娘是这么说的…”赵灵儿被林风灼热的目光看得有些害怕,后退了一小步,“她说…在俺娘家那边…种得好的话…一亩地能…能收十几石鲜薯!晒成薯干也有好几石…比…比谷子麦子强多了…”她的声音越来越低,似乎也觉得自己说的数字太过惊人,怕人不信。

“十几石?!”

“我的老天爷!真的假的?”

“这红皮疙瘩能有这么大出息?”

周围的老农们一片哗然,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谷子麦子,一亩地能收两石就是丰年了!这不起眼的东西能收十几石?简首是天方夜谭!

但林风知道,赵灵儿说的很可能是真的!红薯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亩产数千斤并非虚言!这绝对是改变黑石堡,甚至改变他未来命运的战略性物资!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目光灼灼地盯着赵灵儿:“灵儿姑娘,你这薯种,从何而来?你娘家…到底是哪里?”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赵灵儿提到“娘家”时的异常。

赵灵儿身体明显一僵,脸色更白了,她低下头,紧紧攥着那个荷包,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