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开始结冰,就算很想亲眼看到他们家奉孝叔成亲,荀晔也还是准备妥当之后便出发去青州。
奉孝叔说的对,人在不在不重要,贺礼留下就行。
赴任是头等大事,寒冬马上就到,青州百姓在等着他们拯救,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荀牛牛为稳春耕遇到喜事而不留,这是何等的圣贤之相啊!
荀小将军不愧是荀小将军,寥寥数语就把自己安慰好了。
青州出身的黄巾已经全数统计完毕,不算那少部分决定在颍川安家的壮士,以家庭为单位的百姓还是更想回到故土。
耕种基建都需要人力,青州本地的劳动力所剩无几,再不把这些降卒带回老家,就算有贾校尉亲自出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黄巾出身的男女老少都要劳改,之后再看表现进行专职,所以正经的兵也得带上。
寻常官员上任带个几百人就已经是声势浩大,荀青州这直接百万大军出行,所到之处更是家家闭户城城关门。
不怪他们胆小,这么多人已经不是能防守的了,虽然人家说是路过,但顺路抢个地盘什么的完全没有哪座城池挡得住。
害怕很正常,不害怕才离谱。
从颍川到青州要穿过兖州,男女老少俱全的队伍行军速度极慢,一千多里路愣是走了足足两个月才走完。
新上任的兖州牧曹孟德见完顺路过来看他一眼的好大儿后已经无力抱怨。
怕什么怕?怕什么怕?
他这个州牧都不怕,底下的县令太守就不能学学他的胆气?他儿子都不着家了他急了吗?
曹兖州心情不好,于是便趁此良机狐假虎威烧起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兖州的世家豪族都听着,从现在起这地界儿老子说了算,不听话的全都交给荀青州带走!
——颍川那个荀青州!抄家灭族不眨眼的荀青州!带着百万大军路过兖州的荀青州!
第136章 抗灾不由天
*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 颍川到青州治所齐国临淄一个月的时间足矣。
荀青州磨磨蹭蹭在兖州境内耗了两个月,很难说不是在为同样是刚上任的曹兖州撑腰。
这就是把亲儿子送去当质子的好处吗?
如此心狠手辣枭雄气概,和他对着干怕是难讨好下场。
曹操:……
那是他主动把儿子送去当质子吗?那是臭小子上赶着不要他这个老父亲!
苍天啊!大地啊!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舆论越来越奇怪, 曹老板无能狂怒,既然拽不回儿子的心,索性把火烧的更旺坐实心狠手辣的枭雄名头。
他凶残阴鸷, 他卖儿求荣, 他杀人不眨眼, 他吃人不放盐。
有意见?有意见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