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八十多。”
“不行,我得去粤城一趟。”
“去啊!去啊!我们一起,我带你去找面料,还有找那对老裁缝夫妇。他们手工活很好的。”岳宁兴奋地说,“你去了粤城,肯定还会想去杭州、苏州和北京。”
来的路上崔慧仪就跟岳宁介绍了赵家的背景。
赵家和崔慧仪的外祖父家一样,都是战争年代搬了部分产业来港,和立德一样落脚在筲箕湾,开了纱厂和纺织厂。
随着五六十年代港城人口涌入,赵家抓住机会,开了服装厂,承接海外大公司的订单,如今已经是海外多个大牌的代工厂。
赵熙如从小耳濡目染,而且喜欢绘画,去了意大利和法国留学之后,回来就开了这么一家公司,除了经营自己的品牌之外,还拿了两个海外的牌子在港城和东南亚的销售权。
赵家就是做服装和面料的,赵熙如又是这方面的行家,如果他们能跟内地合作,那兴许能帮助像杭罗那样只剩下几台织机的手工艺早点复活。
另外,岳宁为了拿衣服,她去过阿邦家里,知道了什么叫竹筒楼。竹筒楼门面很窄,里面通道阴暗,小小的空间里挤着六七家人家。阿邦家里,父母睡床上,兄弟俩睡地下,就算卷起了铺盖,也无法多容下一个人了。如果介绍了阿邦叔的爸妈给赵熙如,兴许也能给他们多一条路。
“就凭你身上这件小衫的面料,都值得我走一圈。”赵熙如更是兴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