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着名的书画家,他画的兰竹石松菊,他的书法都是一绝,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说实话,当高东旭看到这副郑板桥的字时,就差点没忍住直接付钱买下,幸亏再三克制,才以囊中羞涩,回去凑钱为由离开。
现在,他要给琉璃厂做买卖的这些人,留下一个痴迷收藏,有工作,有点不多的存款,为了收藏,省吃俭用,碰上喜爱的,不惜借钱也买下的痴人形象。
当然,也不能买的太勤了,可以常来转,逛,溜眼,攀谈,交流,但是不能出手太频繁。
好在,现在他对琉璃厂这些店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新人,隔天光顾一家,还没问题。
六十五块,高东旭买下了郑板桥的这副行书竹枝词水墨纸本的立轴。
拿回现代,两百万很容易就能卖掉。
有了这副子的收获,高东旭也就不再出手,骑上车赶往了金水桥,开始了他的野钓致富之路。
不过,很可惜,今天就没有他昨天那样的好运气了,临近中午时,他就钓了一条小鲫鱼,如小拇指那么长的小鲫鱼。
钓上来的时候,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是在嘲笑他一般。
他终于明白了那句钓鱼摸虾饿死全家的话,是多么准确了。
钓鱼摸虾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在没有打窝的情况下,纯野钓那真是全靠运气。
好在,他高东旭别的没有,就是有时间和耐心,与其回家吃那馒头咸菜,不如在外面,偷偷摸摸的吃着空间里的准备的各种现代食物。
水壶里装可乐,手里的馒头一会儿变成三明治,一会儿又变成切成小块的战斧牛肉,送入口中,边吃着美味,边晒着深秋的暖阳,悠然自得的垂钓,不要太舒服。
终于,下午两点左右,他的运气变得好起来,一次次的咬钩,收杆,一条条的翘嘴,巴掌大的鲫鱼,被他钓起放入自行车后座的水坛里。
鱼钓的多,吃不了,当然要先养着,至于去黑市卖的鱼,当然是空间里准备的。
至于说鱼太多,晒鱼干,咸鱼什么的,那绝对是脑袋被门夹了才能想出的主意,
不是主意不好,而是太招人恨了,那是自绝于人民的行为。
在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有好东西,你可以偷着吃,不被人发现,看到,这都没问题。
但是你不仅不背着人吃,还不肯分享,更可恶的是还要眩耀,先不说你晒的鱼会不会被‘野猫’偷光,万一有心肠歹毒的,给你加点佐料,你哭都没地方哭,没人会帮你。。。
钓到下午三点,高东旭笑呵呵的收杆,擦干净嘴,漱干净口,不留下任何的漏洞,骑上自行车,满载而归。
特意挂了三条翘嘴在车把上,高东旭一路和街坊邻里的打着招呼,客套应付着,回到了95号院。
搬着自行车进门,放落车子就推着向穿堂里跑,根本不给从屋里开门出来想要跟他搭茬的三大妈机会。
回到院里,贾张氏和一大妈都看到高东旭挂在车把上的三条鱼,开口询问。
“呵呵,今天运气不行,钓到现在,就钓了三条翘嘴,还有几条特别小的鲫鱼,放在坛子里了,先养着,看看能不能养大。。。”
贾张氏有些失望,一大妈则是笑着安慰道:“钓鱼就是这样,昨天那波你是正好赶上了,今天还能钓到三条已经很不错了,可比老闫家厉害多了。。。”
一大妈说着,还伸头想要往后座的坛子里看,贾张氏多鸡贼,怎么可能让一大妈得逞,急忙伸手扶住坛子口,说道:“绳子有点松了,你快停好车,别把坛子掉地上。。。”
“哦——”高东旭急忙推着车走到了家门口,支起自行车,从后座上解开绳子,抱着坛子往屋里走。
这时,听到声音的秦淮如和小当都从里屋跑了出来。
“爸爸,你又钓到鱼了?太好了,又可以吃鱼了。。。”无疑,最开心的就是小当,这孩子生下来,正好赶上了灾年,那是真没吃上什么好东西。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原剧情里,只有小当把傻柱当成恩人看,成为最感恩的那一个,因为小当知道,没有傻柱,她们一大家子就只能吃糠咽菜,艰难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