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旧秩序根基!
每攻占一地,立刻安置人手,只做三件事。′r`a?x~s_w_.¢c!o-m,
收财产分田地。所有官田、没收的豪强劣绅土地、无主荒地,尽数收归“大都督府”名下。
然后,当场按户按人头,丈量划分“永继田”!
一纸盖着大都督府鲜红大印的地契,亲手交到每一个面黄肌瘦、不敢相信的农民手中!同时分发的,还有一柄打磨锋利的短刀!
公审大会,快刀斩乱麻! 就在县衙前,就在城门口!
由随军文吏主持,鼓励百姓检举揭发!
凡有血债的恶霸地主、贪赃枉法的污吏、鱼肉乡里的豪强…证据确凿者,立斩不赦!
尽管杀的人头滚滚,血染辕门!场面残酷,却让围观百姓从最初的恐惧,到麻木,最终爆发出震天的哭喊与叫好!
积压了无数年的冤屈与仇恨得己释放!
随后应明派人留下火种,组织民兵! 分发武器,首接从北地抽调任命识字班学员,就地组建民兵,维持秩序,保护分得的田地和胜利果实!
同时,北地源源不断的基层官吏迅速进驻,接管地方行政,组织恢复生产,并成为大军的后勤支点!
“田,是你们自己的永继田!只要我应明在,就没人能夺走!”
“刀,是给你们保护自己和这田地的!如果连自己的东西都守不住,受了委屈就别哭!自己都不救自己,谁也救不了你们!”
应明的话语如同烙印,刻在每一个分到田地和刀的百姓心中。
燎原阁与识字班的启蒙教材发挥了巨大作用,大部分青壮都能听懂、看懂这简单的道理。希望,前所未有的、真实的希望,如同野火般在干涸的心田上燃烧起来!
“大都督万岁!”的呼声,开始在北军经过的土地上响起,并非出于盲目的崇拜,而是出于最朴素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
北军如同最锋利的曲辕犁,以汴京为目标,在广袤的大周疆土上,犁开了一条血与火、希望与毁灭并存的通道!
军队越打越强,沿途不断有为了永继田的青壮自带干粮、武器加入,后勤在基层官吏的组织和百姓支持下反而越发充裕。
一个以战养战的恐怖战争机器,高效运转!
半年!仅仅半年!
二十万铁骑,裹挟着无匹的气势和沸腾的民意,如同天罚之鞭,狠狠抽在了大周的心脏——汴梁城下!
汴京!紫宸殿!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龙椅上的赵炎,早己没了半年前的“智珠在握”。
此时这位一国之君眼窝深陷,面色灰败,华丽的龙袍也掩不住那份颓唐和惊惶。
殿下的文武大臣们更是噤若寒蝉,不少人身体都在微微发抖。
“废物!都是废物!!”
赵炎终于爆发,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败报狠狠摔在地上,“二十万!整整二十万大军!半年!半年就让人打到了家门口!朕养你们何用?!朕的八十万禁军呢?!朕的府库钱粮呢?!”
无人敢应声。
八十万禁军?
空饷吃了多少?
军械朽坏,训练荒废,士气低迷!
钱粮?早就被层层盘剥,进了无数蛀虫的腰包!
“陛下息怒…”大太监魏全声音干涩,“贼军势大,且…且蛊惑民心…”
“民心?!”
赵炎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声咆哮,“那些贱民懂得什么?!没有朕!没有朝廷!他们早就饿死了!乱死了!是朕!是朕在维持这太平!他们竟敢…竟敢跟着反贼作乱!忘恩负义!统统该死!”
赵炎此时状若癫狂,指着殿外:“守!给朕死守!汴京城高池深,粮草充足!朕就不信,他应明能飞进来!待西方勤王之师一到…朕要将他…将他碎尸万段!”
这狠话,在如今的情势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声浪:
“清君侧!靖朝野!安九州!”
“诛国贼!还公道!”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如同实质的冲击,撞在每个人的心上。那是二十万大军的怒吼,更是无数汴京百姓压抑在心底、此刻被点燃的怒火!
赵炎和满朝文武,脸色瞬间煞白。
汴京城下!
应明立马于赤红大纛之下,眺望着这座曾经象征天下至尊的雄城。
城墙上,守军稀稀拉拉,旗帜歪斜,士气肉眼可见的低迷,甚至能看到不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