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掀翻大宋 > 分卷阅读130

分卷阅读130

皇帝赏,也和师叔共品。+q′s¢b^x\s?.?c,o\m¨”

“你师叔哪里缺荔枝吃。”陈文昭说着把那一筐拿出一枝来,“送他这一碟便可了。”

潘邓点点头。

陈文昭吟道:“苏学士说‘日啖荔枝三百颗’,果然是世间潇洒客,你这便去吧,你徐师叔最近心气不顺,他那小主子实在是不争气,也不是个读书的料,木头桩子都比其有灵窍。昨日我二人叙旧,我已经答应他,将我的爱徒借去给他教,你去吧。”

潘邓听老师叫他“爱徒”,还颇有些不好意思,把那枝荔枝拿了,到厨下选了好瓷盘,拿食盒装起来,到了徐宅。

第66章 刘正夫告老 明月见他来了,还拿了……

明月见他来了, 还拿了好大荔枝,忙给两人煮清茶。

徐观看着盘里一枝荔枝,伸手拿了一个剥,潘邓则给师叔讲白日里皇宫之事。

徐观手指剥着荔枝壳, 把那薄壳一圈圈剥下来, 荔枝雪白的果肉散发着清香, 有些许汁水流了下来, 他吃了一个,将核吐了,看见师侄不讲话了, 正支着桌子拄着脸看他呢。′p,a¨o¨p^a?o¨z*w~w_.-c/o,m+

徐观见小师侄看他看得专心,拿个了荔枝放到潘邓桌前, “你也尝尝, 不是说和我共品?”

潘邓把荔枝捏开,挤到嘴里, 腮帮子鼓起来嚼了几下, 把核吐了, 问徐师叔,“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呢?”

徐观说道:“陛下宽厚, 之前的事想来不会再和你计较, 他今日叫你去宫中,给了你赏赐, 不是件好事吗?”

潘邓说道:“我总觉得奇怪。”

徐观想了想, “陛下不是心思深沉之人,素来待人坦诚,你以后便知道了。”

他见潘邓心不在焉,又说道, “你初来京师,的确对官家不甚了解,之前给你讲的都是前朝往事,今天不如给你讲讲本朝事吧。*e*z.k,a!n?s`h/u-._n¨e·t\”

他并没有讲朝堂斗争,而是讲起了皇帝这些年办的一些杂事。

氤氲茶雾之中,徐观缓缓开口:“官家崇尚复古,重视礼仪,建立大晟府,编乐谱与图集,编成《大晟乐》一书……当时应该是崇宁四年,此时的音乐在现在的祭祀之礼上还有演奏。”

“官家还曾经令人修订了本草著作《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体量庞大,又在去年重新修订了一遍……”

徐观又讲了赵官家修订的建筑、绘画、收藏、宝器、道教、祥瑞方面的书籍,都是百卷千卷巨著。又讲了皇帝修建的一二三四五个建筑,一二三四五个园林,设立的各个学科的专门学院、亲自主持的几十场大规模祭祀。

又说了官家最得意的几项工程:收集各种礼仪,包括诸如太学祭礼,祭祀雨神雷神,册立皇后此类的礼仪步骤安排,编成《政和五礼新仪》。

收集各种道家经典共五千多卷的新道藏,在福建雕版,各地发行;收集各种祥瑞编纂成册,名叫《政和瑞应记》;记录宫廷一千来件收藏品的《博古图》等等。

潘邓听得脑袋晕乎,这可真能折腾呀。光是听着就能察觉出总量是多么浩大的工程,皇帝登基十几年以来,竟办了这么足足几十件!

合着赵佶并不是什么都不干,相反他忙得很,干完这个干那个,全部都是巨型工程!

徐师叔讲完,潘邓心里也对赵佶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位喜欢组织大工程,爱祭祀,爱编书,好大喜功,也亏得他是皇帝,有这般折腾的资本,寻常人做一件事都要和百十个同僚辛苦数载,他却动动嘴皮就能做个学问渊博的皇帝青史留名了!

*

皇宫之中,潘邓拿着大荔枝走了,杨戬却还在赵佶身边侍候,提到朝堂之事,隐隐约约说了一句,“刘正夫此人,确实担得起皇上的夸奖,不与京同,但他如今,却与郑同……”

赵佶只呵呵笑了,并未言语。

政和六年十二月,刘正夫因身体抱恙,三上书告老,乞骸骨致仕。

大雪纷飞,寒风呼啸。

郑居中来到刘宅,脱了大氅,见刘相正卧榻休息,紧忙走过去,在榻边坐下问候,得知他已下定决心要回衢州老家,大为不舍。

“相公身染疾病,为何不留在京中养病,衢州路远,车马劳顿,相公这般年纪了,如何经受得起?”

刘正夫靠坐在床边,呼吸悠长,他缓缓说道:“我已不愿再待在京城这个风雨之地,这么多年我也累了,现在只想回到老家……族里有田庄儿郎,我这把老骨头能督促他们读书,也是尽了最后一份力了,只望太师多多看顾我两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