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的工作记录全部调了出来, 附带了根据“剧情”推测出来的他和其他公司的私下合作, 按年份排序, 交给贺乘逍。?秒′章!节_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他近两年没什么产出, 保你的概率还挺大。”
“嗯。”
白逸迟疑:“如果……如果穆教授要求你和解呢?那是你的老师,我记得你一直很在乎他的感受。”
穆振荣三番五次为了宁惟新说话, 在这种情况下这对师生仍然维持了表面的良性关系, 可见贺乘逍是很尊重自己这位恩师的。
情感上他相信贺乘逍不会因为老师半途而废,但行动上他也并不希望把人推入两难境地。
穆振荣是他们天然的人脉,因为一个宁惟新就放掉也太可惜了。
“我陪你吧。”
“你知道的, 这是浑水, 别蹚。”
“我们本来就……”
“小白, 帮我兜底, 好吗?”
这是他们习惯的合作方式,白逸犹豫片刻还是同意了:“好。\e^x?i·a?o`s,.-c-o!m?”
贺乘逍带着安然去赴会, 他留在乘方办公室里等消息。
这次谈话的内容保密性很高,没有人往外传递消息, 白逸不得不直面心中的不安。
能不能把宁惟新拖下水很重要,他知道“剧情”的的太早,做的准备太提前, 以至于在合法手段以内几乎无法抹杀他的学术贡献。这是他紧紧攥住的筹码,他确信一个容貌相似的小情儿绝对不如一个情投意合的学者利益大,他们才会选择他的方案,而不是把他拽入深渊。
银柏、钱氏、astray,哪一家拿出来都比环亚发展的好,他们都心甘情愿和宁惟新合作,欣赏他的工作能力,欣赏他的方案。
白逸有时候也会想,即便自己之前就怀疑了宁惟新动机不纯,但若是怀疑不到他的学术能力上,恐怕也不敢做出今天这样冒险的举动——谁知道宁惟新手里有没有捏着什么东西,只等关键时刻放出来换取自由?
他其实该庆幸,看到剧情的是宁惟新,他想要的是出人头地,所以才选择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脱离学术圈,大胆地走上书中写的那条可能的道路。~d.u_o′x^i~a?o?s+h_u`o·.′c^o~m¨
人在焦虑的时候,便觉得时间走得格外的慢。
现在争取的权力在贺乘逍手里,自己能做的应该是再进一步激化宁惟新和公众的矛盾,比如说再放一些他的黑料出去,从社会层面向上施压——宁惟新很会为自己选择道路,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一穷二白,无依无靠,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必须像一颗紫微星一样从天而降地砸出刻板印象,再反过来利用刻板印象隔绝大众对他的窥探。
这就和学术圈一些数据造假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论证才被推翻一样,寻常的学子不会轻易质疑一个举足轻重的大牛。宁惟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所以他开局就用了一个项目把自己砸去了国际会议。
这一点无法否认,无法剥离,被他占据,也会一直伴随着他。
很苦恼,让人憋屈,尤其在看过“剧情”,对一切有其他猜测之后。
贺乘逍当时问他,“主角”是不是自己和宁惟新,那种感觉让他产生了更加微妙的不爽,以至于逼着自己重新去回忆“书”的内容,试图从中挖掘蛛丝马迹,随后对“书”的内容产生了新的怀疑。
它未必完全真实,只是一条可能存在的道路。
二者的分岔口就在“白”的死。
叮。
【穆教授:我想和你聊聊。】
干等着也是着急,白逸把自己的行踪告诉了二助,起身去了贺乘逍的办公室,这才拨通穆振荣的电话。
“穆教授,您找我?”
“不用说那些虚的,你要怎么才能放过小宁?”
“这是他跟您说的?”
穆振荣停了一下,似乎在忍耐脾气:“我和乘逍谈过一次,也找过小宁了,他说知道错了,我觉得,这件事还能谈。”
“我们一直都尊重调查结果,穆教授,您是正直的学者,您一定也希望一切公正处理——”
“贺乘逍不也是因为你,离开了学术界,就因此江郎才尽了吗!”
白逸一愣,有些不能确定他说了什么:“您是什么意思?”
话已出口,穆振荣也不藏着掖着了:“在遇见你之前,乘逍也说愿意留在学术界的,以他的能力,肯定能做出更好的东西——三年前他和小宁的合作,不就证明了他的能力并没有退步么?他明明可以往上走,摘自己的荣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