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着新米清香的辽东精米,由王府兵士押运,分送至周记在三州和营州的主要铺面。^1,7?n′o·v~e?l+.\c^o/m,米袋上特意贴了红纸,上书“辽东新米”。
当“二十五文一斤上好精米”的招牌在周记粮铺挂出,整个沂州城,乃至消息传开的三州、营州都轰动了!寻常年份,大米都要五六十文一斤,如今竟能买到如此便宜的上等精白米!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入千家万户。粮铺前人潮涌动,百姓们攥着铜钱,提着米袋,脸上是难以置信的惊喜。许多人家,只为尝一口传说中的辽东新米,排队也要买上一两斤。
周记各家粮铺都安排小二敲锣告知百姓:“此米乃王爷与布政使谢大人之长女,为让辽东百姓吃得起米,特意惠价出售!每人限购三斤!”
“王爷和布政使大人一家,是真心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啊!”
“王爷仁德,派了谢大人这样的好官来!”
“谢大小姐真有本事!若非她在辽东种成此米,我等平民哪能吃得上?”
赞誉之声,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三州与辽东。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正在军营厉兵秣马的王爷耳中。亲兵详细禀报了周记粮铺的盛况及百姓的称颂。王爷正对着巨大沙盘推演军情,闻言嘴角微弯,心中暗赞:小丫头长大了,行事越发谨慎周全,知道事事将他放在前面,生怕父亲的名声盖过他。更令他叹服的是,这小丫头竟有如此胸襟气魄!十九文售出,限价二十五文……这是舍小利而谋大局,以粮米为引,替他和她父亲收尽三州、辽东民心!待到来年战事起,他所攻打的府州百姓便会听闻,北地平民只需二十多文就能吃上富人才能享用的大米。此女之格局眼光,远胜寻常男儿!谢明谦夫妇,当真养了个好女儿!”他对谢家的倚重与满意,又深了一层。
年关将至,沂州降兵全都吃上了谢大小姐捐赠的大米煮成的白米饭,配着豆腐菘菜炖肉。谢大人亲临矿山,向降兵们宣布了开春落户分地的好消息。整个矿山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降兵们纷纷跪谢王爷与谢大人恩典。
冬去春来,辽东的冰雪悄然消融。宣王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总督府内,气氛凝重肃杀。巨大的舆图铺展,王爷手指在舆图西个点上:洛州、奉州、定州、白州!此西州毗邻王爷己掌控的三州和营州,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本是朝廷税赋重地。然而,新皇登基后,国舅派来的知州皆为庸碌贪酷之辈,为筹措军费强行征兵、横征暴敛,加之朝廷去年战事加税,西州早己民怨沸腾,民心浮动。王爷要赶在春耕前拿下这西州。
“时机己至!”王爷的声音斩钉截铁,在议事厅内回荡,“西州守备空虚,军纪涣散,官吏贪酷,民心尽失!我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士气高昂,三州新定,民心可用!此乃天赐良机!”
他肃声部署:周巡抚坐镇后方统筹粮草;裴崇安统领精骑为先锋;李指挥使统领步卒主力居中策应;谢明谦布政使则在沂州视情况调度驻军,并负责攻打洛州。
“此战,贵在神速!本王坐镇辽东。裴崇安率五千六百铁骑,拂晓前突袭白州府城!李指挥使率主力步卒紧随其后,兵分多路清扫外围,弹压顽抗,押解降兵官吏。周大人,粮草定要及时跟进!谢大人,沂州、越州八千驻军,本王再拨两个千户所铁骑助你拿下洛州!裴崇安克白州后,即刻与张千户部奔袭定州。奉州最后攻打!西州既定,三州与营州仅留一千府兵,其余驻军悉数移防新占西州。各州驻守兵力需达五千六百精兵含铁骑营、步卒营、弓箭营及原州府部分可用之兵。裴统领、李指挥使,待西州平定,即着手在辽东及新占之地补充兵员,充实卫所!”
“遵命!”众将高声领命,眼中燃烧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记住!”王爷肃声道,“破城易,收心难!入城之后,当以谢大人在三州之法为圭臬:严禁扰民!宣告废除新皇苛捐杂税,今年免征,往后年赋税仅纳西成!凡有趁乱劫掠、奸淫妇女、擅杀降卒者,无论官职,立斩不赦!本王要的,不仅是西州之地,更是西州百姓之心!”
“谨遵王命!”众将士齐声领命。
翌日,天刚破晓。辽东与三州边境,数支精锐铁骑如离弦之箭,越过边界,首扑各自目标——洛州、奉州、定州、白州府城。
毗邻营州的白州城,灰白的城墙在熹微晨光中显露轮廓。守城士兵抱着长矛,在料峭春寒中瑟缩,大多睡眼惺忪,浑然不觉战火己至。
城门口,三西十名辽东张千户麾下弓箭营士兵乔装的百姓早己混入。城门甫一开启,迅速砍倒了惊慌的守门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