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知道爱子李泰最近的状态不对,如果他放任不管,说不定李泰会误入歧途。!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
一旦李泰心生歪念,将会给他们李氏皇族带来灾难。
他不想看到子嗣手足相残啊!
“诺。”
来济应了一声,随后快步离开甘露殿。
过了盏茶功夫。
胖嘟嘟的李泰乘坐步辇来到甘露殿外,在走进大殿之前,他不悦的脸色也换成笑脸。
“拜见父皇。”
李世民看着强颜欢笑的爱子,深邃的眼眸露出一抹担忧。
他挥了挥手道:“青雀,坐下再说吧。”
知己莫若父,李世民除了对李承乾的性格把握不准外,他对李泰和李治等子嗣的性格都比较了解。
这孩子假笑的时候,脸色看起来十分僵硬。
沉默数息。
李世民关心问道:“青雀,最近可是因为民间非议而伤神?”
李泰的表情微微一愣,他脸色不自然拱手道:“回父皇,和西位大儒相处不和谐,确实是儿臣的问题。”
“百姓受言论误导,非议儿臣也正常。”
别看他把问题都归集到自己的头上,可最后一句话却藏着坏心思。
言论误导,这不摆明说有人故意败坏他的名声么?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一皱。¨x~x,s/w!k_.¨c¨o·m!
这孩子表面看着释怀,可听他的语气,显然他心里还是耿耿于怀!
思索一番。
李世民轻声说道:“青雀,你能这么想,朕心里倒是宽慰了不少。”
“最近雉奴在做家猪圈养的事情,你有没有兴趣也做一些为国为民的好事,到时候百姓定会夸赞你的贤名。”
什么!
李治在做圈养家猪的事?
长安百姓传出的言论,不是说李承乾那个瘸子在做吗?
“难道李治也跟李承乾混?”
想到这个结果,李泰的心情顿时变得无比沉重。
别看李治现在才挂着右武侯大将军的虚职,等他成年以后,父皇对他的任命肯定不会小。
即便比不过他,但也会远超与李恪和李贞等庶出皇子。
原本李承乾的势力就无比强大,现在有了李治的强力支持,他这边岂不是更显劣势?
“咳咳!”
李世民重重地咳嗽一声,他稍微提升音量道:“青雀,可是有心事?”
“还是对朕的建议不赞同?”
听到父皇有些不悦的话,李泰顿时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连忙拱手解释道:“回父皇,儿臣听闻雉奴也开始为父皇分忧,心里感慨万千,所以才会愣住。^j+y*b/d+s+j\.!c-o′m-”
顿了顿。
李泰一脸为难道:“儿臣也想为父皇分忧,奈何儿臣只会诗词歌赋,对工匠和农桑之事并不了解。”
“儿臣近日在苦思诗词歌赋,争取能被选入《唐诗三百首》里。”
别看他一脸为难的样子,实则他心里有些小得意。
当前大唐上下,为学识渊博之人最受崇敬,而工匠和农桑乃是贱业,除了寻常的百姓外没人会去做。
现在李承乾和李治舍本逐末,岂不是拉低他们李氏皇族的身价?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青雀,额外做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也不不影响作诗纂文。”
“你大哥每天操劳国事无数,可他依旧能创作出一首首传世名诗。”
“多做些贴近百姓生活之事,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灵感,总比闭门造车要好。”
这...
李泰的脸色微微一顿,他心里也充满了疑惑之色。
“父皇今天怎会如此异常?”
“难不成李承乾在背后使坏?”
以前父皇都劝说他认真研讨学问,多著一些好书,可父皇现在为何要劝说他做工匠和农桑之事?
这太反常了!
李泰收敛心神应道:“父皇,儿臣回去就翻看《齐民要术》和《考工记》等书籍,也为百姓做点实事。”
看着口不对心的儿子,李世民无奈地捏了捏眉头。
他这个儿子太聪慧也不好,容易自以为是。
李世民轻声说道:“青雀,你大哥在格物和农桑一道的造诣,恐怕己经到了登峰造极之境,你可去东宫向他请教。”
“有了你大哥的指点,也比你慢慢翻书要快。”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