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签了的话,以姜闻在圈里的地位,公司也很难安排他的位置。
再说了,丁鸣觉得姜闻真正值得投的,也就只有《让**飞》。
他打算是先陪姜闻拍一部《太阳照常升起》,让姜闻心里有愧。
然后再独家投姿《让**飞》,既能赚钱,也能提升顶锋传媒的档次。
丁鸣说起这事的时候,说得挺随意。
可姜闻却一下子愣住了。
要说有钱人,姜闻也不是没见过。
但他第一次遇到像丁鸣这样的人。
不看剧本,没听他多说几句电影的事,甚至都没问要多少投姿,就当场决定投钱。
要是换别人这么做,姜闻肯定以为是骗子。*k~a¢n^s_h^u^j`u~n·.?c^c\
这做生意的way不对。
但偏偏是丁鸣做的,那他就不可能是骗子。
最后姜闻找了个理由来解释眼前的情况。
那就是以前没见过这种情况,是因为以前遇到的有钱人,都不如丁鸣有钱。
毕竟人家是亚州首富!
不过姜闻为人还算厚道,还是提醒了丁鸣一句:
“丁先生,我拍电影要的钱可不少。”
“要不,我把剧本给你看看,你看完再决定?”
丁鸣摆摆手说:“不用看剧本,你姜闻叁个字,就值得我投!”
“说吧,你要多少?”
他根本不想看剧本。
因为他太了解姜闻拍电影的作风了,剧本不过是用来骗演员和投姿人的。
真拍的时候,姜闻跟代墨镜的王佳伟差不多。
都是那种临时想太多的人。
虽然不至于像王佳伟那样连剧本都没有。
但姜闻拍出来的,跟剧本也差得远了。
更何况丁鸣很清楚,《太阳照常升起》可能口碑不错,但票房肯定不好。
这笔投姿本来就是亏的,是为了给下一部神作《让**飞》铺路。
干嘛还花时间看剧本?
姜闻听到丁鸣这么说,心里也挺感动的。
因为丁鸣和其他那些嘴上说认可他导演能力的人不一样。
那些人说完了也就算了,连一张电影票都不愿意买。
但丁鸣说完这话之后,是真的掏钱投姿。
这其中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姜闻在感动之余,也说出了自己想要的金额。
“丁总,我的电影需要五千万人民币的投姿!”
这个数目,和丁鸣之前预想的一样,跟原来的时间线没有变化,也在他的承受范围内。
他没多想,首接对蔡一哝说:“你去安排一下,把五千万人民币打给姜导!”
这一下,姜闻彻底被丁鸣折服了。
的确,五千万是他需要的数字,但他从没想过自己一开口就能拿到。
他原本还打算跟丁鸣讨价还价,先拿叁千万,拍完再说,等钱不够了再想办法。
这种事情他干过不少,前面几部电影都是这么操作的。
可这次遇到丁鸣,对方竟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让他有点意外。
旁边的蔡一哝作为顶锋传媒的老板,忍不住提出了疑问:
“姜导,你不是说《太阳照常升起》是部文艺片吗?怎么拍个文艺片也需要五千万?”
丁鸣其实心里清楚原因。
首先,姜闻的电影投姿大,跟港圈某些导演贪污公款的做法完全不同。
那些人纯粹是把投姿人当傻子。
比如电影里一个群演代的帽子,都能要几千块。
而姜闻的电影之所以花钱多,是因为他和陈凯子这类导演一样,有点文艺青年的毛病。
明明可以用更便宜的数码设备拍摄,效果也差不多,但他们偏要坚持用胶卷,说什么胶卷才有艺术感。
这种导演拍一部电影,光是胶卷的钱就能花上千万。
好在姜闻比陈凯子靠谱一点,一是他认真拍的话,确实能拍出卖座的电影;
二是他的“病”也没那么严重。
陈凯子拍戏为了所谓的效果,甚至会按照剧本顺序来拍,一个场景可能反复拆了又搭,折腾得不行。
可这样的“精益求精”,也没拍出什么好片子来。
不过就算知道姜闻的钱都花在哪了,丁鸣也没阻止蔡一哝追问。
把事情弄清楚也好,至少能让姜闻在花钱的时候稍微节省点,别拍到一半就把钱花光,再来找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