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火之中的英雄人物。
自此以后,华为才走上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不过这位是个不安分的主,就算他将来离开华为,星海集团也未必有机会争取到。
浅浅的聊了一会后,竹下雅人开始说正事。
“我们可以将小灵通技术和移动基站项目相关技术打包转让给华为公司,但需要一定的费用。然后这笔费用,会在融资资金上面扣除。”
“可以,这都是应该的。”
任正非连忙答应,非常愿意付这笔钱财。
因为有些经验技术,是钱也买不来的东西。
就象学习一样,给你一本书学习,和有老师教你学习,完全是两个模样。
“行,那就这样吧。”
接下来一连几天,竹下雅人都陪着任正非到处闲逛聊天。
介绍东京的美景,以及星海集团在东京的一些产业。
至于融资谈判的事情,都由下属完成。*k?u?x*i-n?g~y!y¨.·c\o+m^
两人只需要检查一下最后的合约,确定好没问题后,签下名字盖上印章。
“真快啊,这还是我第一次和大公司如此快速的达成合作。”
任正非仔细打量着手中的草签协议,心里忍不住佩服星海集团的高速。
没想到来一趟日本,然后在不到一周时间就达成了基本的融资共识。
当然,这也和星海通信退让更多有关。
技术上的事,可不是一点点钱财就能弥补的。
如果星海集团愿意拿公司的专利卖钱,别的公司不算,韩国的三星绝对会第一时间扑过来。
星海通信的经验,会让相关公司少走几年弯路。
除了要教导华为员工学习世界最顶级的通信设备制造技术,星海通信还要帮着华为找更便宜的零部件供应商。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星海集团同样大赚。
首先是公司的晶圆厂和组装工厂,可以靠着代工业务赚一笔。
其次是芯片、液晶等零部件部门,也能添加到华为的采购体系再赚一笔。
眼下华为采购和代工的数量比较少,还看不出来太大的前景。
等过几年华为的销售额冲破百亿规模,到时候就会是非常大的项目。
完成草签合同后,接下来的事情,竹下雅人全权托付给小野健次跟进。
双方大的放向已经确定,估计再讨论个一两周时间,就可以在中国春节前完成最后的正式合约签约工作。
那个时候青年会提前去华为所在的特区签约,给华为提升一波知名度。
说起来,任正非愿意接受星海集团的投资,知名度方面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因素。
因为中国现在还较为贫穷,所以大学生在找工作方面有个较为通俗的潜规则。
华为答应星海通信的投资,在招聘市场的等级就可以从最末等提高到中上水平,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会提高一大截。
此外,华为的产品也会更加的好卖。
因为华为可以打个擦边球,暗示自己有星海集团背书。
还有就是,华为向国外卖设备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招避免初期没人愿意接受的尴尬。
要知道这年头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是一点也不了解。甚至有的人买本《末代皇帝》,就可以说自己是个中国通。
没错,九十年代乃至21世纪初期的时候,中国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就是如此离谱。
除了东亚、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众对中国都一无所知。
日本则大不同,靠着几十年的开拓发展,已经在当今世界产生品牌影响力。
同样质量下的产品,尤其是电子类产品。通常是日本产的价格更高,并且更好卖。
如果问谁对华为访问星海通信一事最关注,那非中兴莫属。
因此任正非一回国,侯文贵就迫不及待的登门拜访。
“老任,那边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