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就连政客也算不上。
真正的政治人物别说仇人,就算敌人该合作也合作。
“可惜了。”
小渊惠三还是很希望两家友好的,因为田中角荣声望太高,田中真纪子也在民间有着良好形象。
两家合作,可以加强竹下派对日本的控制力。
“没什么可惜的,人太多很难管理,也容易遭到围攻。”
自民党派系,规模最好不要超过百人。
一旦人数过百,就会遭到大家联合肢解。
前不久的田中派如此,后来的安倍派同样如此。
“是啊,人多确实难管理。”
不久前的竹下派内乱,不就有人数太多的因素吗?
“你说,我们这位小师弟会为田中家投下多大的资本。”
面对竹下登的询问,小渊惠三试着推测道:“估计不会少,和我持平吧。”
“恩,我猜也是如此。”
每一位当上议员的早稻田系成员,竹下雅人都会进行投资。
捐款建厂,都是必然会有的选项。
位置越高权利越大,或者是那些有潜力的,都会得到重点扶持。
竹下雅人为此,成立了各种零部件工厂。有一部分甚至在亏损经营,为的就是增强星海集团政治实力。
当然,这些也就短期搞搞。
等星海集团势力稳定,才会解决亏损问题。
交好的议员势力依旧稳固,那么就换成赚钱的行业。如果换了新的无关系议员,直接选择放弃。
工人愿意跟着离开的,直接换新部门。不愿意离开的,发足遣散费。
“我们这位小学弟有大野心,让你们家那位多多交好吧。”
竹下登心中留有遗撼,甚至羡慕被自己背刺的老上司。
因为田中角荣有自己的政治继承人,而他的直系后人都不打算从政。
以后竹下家就算有所发展,也要依靠弟弟一脉。但弟弟的政治能力,还不如田中真纪子。
反而是小渊惠三,家里人还有从政的机会。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只是加深下联系。
“恩,看出来了,小学弟的目标是三井三菱。希望能成功吧,增强我们早稻田的力量。”
东大在日本政治的影响力让人绝望。
早稻田一系政客已经在努力抬高自己,但差距依旧非常大。
以公务员为例,
东大每年两百多人,早大多的时候100多,少的时候七八十。并且部门方面,也把控着权利最大的大藏省。
“很难,小学弟这些财富都是空中楼阁。”
越是基础的行业,越容易实现长足发展。
比如那些掌控水电煤、粮食石油的巨头,活的都非常滋润。
而科技企业和零售行业,太容易被颠复。
一场科技革命,许多老牌科技巨头或者破产或是规模变小。
比如几年前还赫赫有名的王安计算机,就在去年倒闭破产。
规模更大的ib也差不多,处于破产边缘。
不过ib救命措施做的好,找来了郭士纳,公司很快实现复苏。
零售也一样,无数品牌出现又消失,无数企业崛起又倒闭。
“我觉得不会,他明显察觉到了这些,开始向稳定行业发展,每日新闻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竹下雅人也知道要向基础行业发展,不过现在时间还早,他还想聚集更多资金。
等公司发展的差不多,再向最基础行业扩张。
比如东京电力,就是个很好的目标。
这家日后海洋核危机的罪魁祸首,有着明显的安全漏洞。
他准备偷偷收集资料,然后借助亚洲经济危机老财阀弱势的有利时机,通过每日新闻大肆宣传。
核泄漏是全球危机,他可不想自己生活的地方出现这种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