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想要得到答案。
“恩,竹下前辈下午好,我是大一新生桥本真吾。”
“刚才前辈说的都是大三大四学长学姐的就业方向。我很想知道,我们大一大二的学生要做什么?”
“桥本学弟你也好。”
竹下雅人笑着鼓掌肯定道:“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我刚才的演讲虽说针对的是全体学生,但确实比较偏向马上就要就业的那些同学。”
“关于新生方面,我做的有点不足,很抱歉。”
说完,青年坦然的鞠躬道歉,然后在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开始为大学新生建言。
“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我的建议是多去公司进行实习。”
“尤其是文科生,一定要非常认真的去企业实习,了解相关行业和部门的运行规律。”
“只有这样,你才会在未来就职的时候,迅速脱颖而出。”
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替代性更强。
除了法律、财会等个别行业,文科生能做的,理科生也可以。
甚至很多你以为是文科生就业高地的行业,理科生才是王道。
比如金融行业的王冠私募对冲基金,基本只招顶级理科生。
文科生也有机会,但进入的机会很小。
因为金融交易的最后,都是数字游戏。
当然,银行和券商,也就是投行,还是需要很多文科生的。
因为银行和券商,有许多的销售业务。
很多文科生思考更为细腻,可以销售更多产品。
所以文科生大学期间,一定要多去几家公司积极学习。
至于理科毕业生,你能学好专业课,就不缺一份稳定的工作,无非是钱多还是钱少的问题。
不象文科生,很多人毕业即失业。
“公司实习?”
“是的,一定要重视。”
竹下雅人表情郑重,随后再次强调道:“当你的竞争者还一片白纸什么都不知道,而你已经熟悉行业运行规律时,你的竞争能力自然而然的会上升许多。”
现在,日本大公司还更喜欢白纸大学生。
但很快,这种思路就会改变。
尤其是1993年之后的就业冰河期,各大公司普遍偏爱成手。
公司只会招募能直接干活的,还需要进行培训的基本都被淘汰。
是的,就业冰河期就是这么的残酷。
一问,就是需要工作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93年到03年,日本大学生就业率只有一半的最主要因素。
社会没那么多合适岗位,就会优中选优。
那些还懵懵懂懂的,基本全部淘汰。
“哦,这样啊。”
男孩还是没有明白,但他有个优点就是听话。
既然是知名前辈学长的意见,还是要听一听的。
一来,知名学长的不会故意坑后辈。
二来,他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更强。
基本上,认真听的好处远远多于坏处。
“除了多实习,我给新生的第二个建议是多学一门技术。”
“比如外语能力。”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对你的未来发展很有帮助。”
日本很快就会转变发展思路,极速在海外进行扩张。
这时候,会一门外语,就可以极大增加你的就职机会。
“还有,计算机也不错。可以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话,也是面试的加分项。”
可以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日本大学生并不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这方面对于公司,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优点。
很可能就是这微小的差距,改变两个人的未来命运。
“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
“是的。”
竹下雅人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