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可能,我和星海投资对股市的交易,不会全权委托任何公司。”
“我们最多可以做到,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询问高盛。”
进入美股,也不是没有高盛就不行。
星海投资只是想追加一个保险,而不是为自己找个爹。
“没问题。”
保尔森也没想过达成愿望。
他玩的是鲁迅套路。
人类的共性就是喜欢折中主义。
先提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随后再提出自己真实想法,一个可行要求。
这样更容易达成目的。
“那不知道合作成立私募对冲基金一事,您觉得怎么样?”
“可以,但资金不能超过20亿美元。”
对于双方合作成立私募对冲基金一事,竹下雅人十分乐意。
因为这样的合作,就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
星海投资有高盛支持,如果想要针对,那么就要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这个实力。
“好。不过我希望,下次星海投资旗下基金寻求投资的时候,给我们高盛一定份额。”
“没问题,高盛能投钱给我们公司,是星海投资的荣幸。”
就算保尔森不说,星海投资也会主动吸纳一定的高盛资金。
除此之外,大摩小摩,以及各实权部门养老基金,也不能放过。
既然是投资美股,那必然要带美国人赚钱。
如果缺少这部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判违反金融条例。
“哪里,能投资星海资本,是我们的荣幸才对。”
保尔森很开心,因为达成了想要达成的所有计划。
他本来也没想过,一上来就成立大体量的私募对冲基金。
因为想要劝说高盛的高级合伙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他是有总裁约翰支持,这才想要试一试。
但就算如此,他心中也不抱太大期待。
高盛没有和国外投资机构合作成立对冲基金的传统,想要说服大家,很难很难。
毕竟现在的投行中介生意旱涝保收,不会出现亏损问题。
基金就不一样了,就算有再大希望成功,也会有风险存在。
晚宴结束后,约翰总裁主动叫住保尔森。
“怎么样,成果如何。”
保尔森自信的说:“我们可是高盛。”
“很好,那你想好如何说服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了吗?”
高盛的制度很特殊,实行的是合伙人制度。
只要为公司做出大贡献,就能成为高级合伙人,进而竞争总裁位置。
当然,也不一定要当总裁。
高盛遵循的是唯才是举,利益至上原则。
谁赚钱多,谁在公司的声音就大,也会有更多人愿意支持他。
“我还没想好,但我有信心说服大家同意。”
保尔森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就算别的高级合作人拒绝,他也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单独成立一家合作基金。
哪怕是规模小一点,比如成立一家只有1000多万美元资产的私募基金,但不能没有。
“恩,大胆去做吧,公司会为你兜底。”
约翰现在越来越看好竹下雅人的投资能力。
但他是高盛总裁,不能主动冲锋。
保尔森成了,他的那一份功劳不会缺少。
保尔森失败,也不会影响他的威望。
“明白!”
保尔森现在有无穷的斗志,恨不得现在就返回美国。
但想到公司的传统,吉姆决定缓一缓。
因为他知道,老对手高盛那边一定会有所行动。
如果效果好,那么大摩再横插一脚也不迟。
至于竹下雅人这边,晚宴结束后直接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