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重生东京1986 > 第191章 光刻机

第191章 光刻机

关键的光刻机。

这也是进入这一行业的最好时期。

因为1988年的光刻机项目,还属于小众领域产品,技术要求也比较低。

日本尼康这家光学领域巨头,只是用了一些边角料技术,就轻松击败美国同行,进而称霸光刻机市场。

除了美日两大巨头,中国在光刻机制造领域,同样有着不俗的实力。

1985年,中科院45所研制出了分布式光刻机。

性能直逼当时在光刻机领域如日中天的,美国gca公司生产的4800dsw光刻机。

同全世界最先进光刻机的技术代差,不超过7年时间。

可惜,这台光刻机最终成为了中国光刻机产业的绝唱。

8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

用市场换技术,用空间换时间。

贸工技的路线,挤压了自主技术的成长。

许多国企纷纷转型,许多技术项目也纷纷停滞,乃至下马。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逐渐占据社会主流。

中科院45所的光刻机项目组,直接解散。

中国的光刻机产业,和国外的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

当然,你也不能说当时中国的选择是错误的。

中国当时没钱,并且国内半导体产业对光刻机的须求非常小。

就算国内咬着牙坚持,结果也不会好上多少。

因为没有市场的产物,就算是坚持也很难获得足够回报。

不过中国光刻机项目的黯然下马,在客观上给了竹下雅人发展光刻机技术的机会。

日本国内有尼康和佳能两大巨头,就算竹下雅人想要进入,也很难获得相关方面人才。

所以青年准备和中国进行光刻机方面的合作。

自己这边出钱出设备,中国那边出人。

双方的合作,绝对可以在半导体行业闯出一片天。

20世纪打不赢尼康和佳能,但在中低端市场绝对可以和阿斯麦。

也就是日后如日中天的asl一较高下。

说起来,1984年才成立的阿斯麦,最初技术实力甚至不如中国。

因为阿斯麦,完全是飞利浦坑投资人的产物。

1984年,飞利浦研发出分布式光刻机,但完全是个半成品,有许多使用缺陷。

当时光刻机市场很小,所以飞利浦准备及时止损,卖掉光刻机项目。

结果在美国转了一圈,根本找不到买主。

这很正常,当时光刻机行业市场小,竞争却异常激烈。

你个半成品技术,自然没人购买。

就在飞利浦准备自认倒楣,废除这个部门的时候,国内突然冒出一家叫as的小公司准备接盘。

最开始飞利浦不准备答应。

因为光刻机虽然投资不大,但也需要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开销,根本不是小公司可以玩的转的项目。

后来经不住as老板的苦苦劝说,最终勉强答应下来。

两者成立合资公司。

约定,各占一半股份,各投资210万美元。

结果飞利浦耍了个花招,只支付了30万美元。

剩下的那些,以自己的半成品技术完成兑现。

坑到不能再坑。

这导致,刚刚成立的阿斯麦就面临资金严重不足问题。

办公室都没有。

只好在飞利浦大楼前的空地,建造木板房办公。

可以说,当时没有人认为阿斯迈克尔以成功。

就连阿斯麦的工作人员,都在等着公司破产,然后重新回到飞利浦。

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的有趣。

一家除了老板都在盼望破产的公司,最后却成为了世界最强。

光刻机行业,在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